1. <li id="jyy5v"><meter id="jyy5v"><th id="jyy5v"></th></meter></li>

    2. <label id="jyy5v"><meter id="jyy5v"></meter></label>
          • 2022 02/ 06 12:12:58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冬奧開幕式為何選擇山里娃 背后有位可敬的老人

            字體:

              原標題:冬奧開幕式為何選擇山里娃,背后有段感人的故事,有位可敬的老人??

              2月4日晚,馬蘭花合唱團的孩子們登上了他們樂隊成立以來最大的舞臺,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為全球觀眾獻唱《奧林匹克頌》。

              馬蘭花合唱團來自太行山深處的河北省阜平縣馬蘭村,前身是組建于2006年的“馬蘭小樂隊”。

              這群孩子之前還有過多次高光時刻:參加2011年中央電視臺《我要上春晚》欄目、2012年北京衛視《春節聯歡晚會》等大型演出。

              將他們帶出大山的是鄧小嵐。抗日戰爭時期,鄧小嵐在炮火中出生后不久,便被寄養在馬蘭村附近一戶老鄉家生活了3年。為了改變馬蘭村貧窮面貌,2004年起,退休后的鄧小嵐開始奔波于北京和馬蘭村之間。

              18年間,鄧小嵐為村里修建了校舍,教山里娃學音樂,幫助孩子們樹立信心,種下夢想的種子,帶領孩子們走出大山,登上了冬奧會開幕式的大舞臺。

              這里曾是《晉察冀日報》社駐地,第一部《毛澤東選集》誕生地

              “如果有一天你來到美麗的馬蘭,別忘記唱一首心中的歌謠,讓孩子們知道愛在人間;如果有一天你來到美麗的馬蘭,別忘記帶一束鮮艷的花環,這里埋葬著抗敵的英雄……”

              這是一首經常飄揚在馬蘭村的童謠,表演者是馬蘭村的孩子們,指導老師則是鄧小嵐。

              “馬蘭村是我的‘第二故鄉’,這里不僅是我出生長大的地方,更是父輩們戰斗的地方,馬蘭村在我生命里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鄧小嵐說。

              79歲的鄧小嵐是鄧拓的女兒,她和馬蘭村的緣分,從剛一出生就開始了。

              馬蘭村,像花一樣的名字,是一個有著700多戶、2000多口人的小山村。這個村位于阜平縣城南莊鎮西部深山區,由22個小自然村組成。

              這里曾是《晉察冀日報》社舊址所在地,是第一部《毛澤東選集》的誕生地。抗日戰爭時期,社長鄧拓在這里與報社工作人員,一邊打游擊一邊辦報紙。

              1943年底,日寇對太行山區進行了“大掃蕩”,在馬蘭村制造了“馬蘭慘案”。日軍沖進馬蘭村時,逼問鄉親們報社人員和印刷機的下落,19名鄉親為掩護報社同志慘遭殺害。

              鄧拓妻子丁一嵐在一次突圍后生下鄧小嵐。鄧小嵐出生后被寄養在馬蘭村附近一戶村民家中,整整3年。干爹、干娘的悉心照顧,為炮火中出生的鄧小嵐留下難忘的童年。直到1946年,鄧小嵐才回到親生父母身邊。

              “馬蘭花兒童合唱團”用希臘語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歌唱。新華社記者曹燦攝

              當年,《晉察冀日報》社為了躲避敵人的圍追堵截,輾轉于馬蘭村所在的太行山區,堅持每天出報,創下了中國新聞史上的奇跡。

              多年后,母親丁一嵐送給鄧小嵐一枚圖章,上面刻有“馬蘭后人”4個字。父親鄧拓在《燕山夜話》專欄發表文章時,署名“馬南邨”,諧音“馬蘭村”,亦是對當年在馬蘭村生活和戰斗的懷念。

              “緣于個人身世、父輩情結及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我一直把馬蘭村視為‘第二故鄉’。”鄧小嵐說。

              “馬蘭花兒童合唱團”用希臘語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歌唱。新華社記者曹燦攝

              1997年,鄧小嵐第一次回到馬蘭村,和妹妹鄧小虹找尋父母戰斗過的地方。雖然50多年過去了,但當地老百姓仍能清晰叫出她的乳名,讓鄧小嵐不禁淚流滿面。

              “當時只請了兩天假,雖然走馬觀花,但看到百姓生活很艱難,就想幫幫他們。”鄧小嵐幫助鄉親們的想法一直埋在心里,但因為工作原因卻遲遲未能如愿,這成了她的一塊心病。

              2003年清明節,退休后的鄧小嵐和《晉察冀日報》社的老人們一起來到馬蘭村給烈士掃墓,看到這個小山村依然是破舊的村舍……

              “我一定要為鄉親們做點事,當年馬蘭村的鄉親們為了報社,獻出了19個鮮活的生命啊!”那一刻,鄧小嵐便定下了扎根馬蘭的決心。

              鄧小嵐在指導馬蘭小學的孩子們上音樂課(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委宣傳部供圖)。

              用音樂播撒美的種子,馬蘭歌聲“唱”進冬奧,“唱”向世界

              北京到馬蘭村距離300多公里,路途雖不遙遠,但并不便捷。

              以前先從北京乘火車到定州,再從定州乘汽車到阜平,最后從阜平乘班車到馬蘭。早上8點出發,晚上七八點才到。

              這段路,鄧小嵐從2004年起,每年往返20多趟。直到2010年10月,阜平通了高速路,路程才縮短為5個多小時。

              這段路,鄧小嵐一走就是18年。當記者問她為何能堅持18年時,鄧小嵐說,“我要教孩子們音樂。”當問她一路累不累時,她說,“不辛苦,我坐車不暈車,在車上就能休息。”

              這是鄧小嵐和馬蘭小樂隊成員在國家大劇院前的合影(2008年10月4日攝)。新華社發

              鄧小嵐那次和報社老人回馬蘭村掃墓時,碰巧遇見了同樣在掃墓的一群孩子,發現馬蘭村的小孩連一首歌都不會唱。

              “你們會唱什么歌呀?給爺爺奶奶們唱首歌吧!”鄧小嵐說出了《學習雷鋒好榜樣》《少先隊隊歌》等歌名,她一首一首試探,孩子們直搖頭,只有一兩個孩子會唱國歌,還有些跑調,這深深刺痛了她。

              鄧小嵐在給孩子們上音樂課(2015年8月8日攝)。新華社發

              “我心里咯噔一下,說不上悲涼,但空落落的。”鄧小嵐說,她從小就愛唱歌,喜歡音樂。在她看來,馬蘭村的孩子們沒體會過音樂的樂趣,沒有歌聲的童年是蒼白的。

              鄧小嵐剛開始到馬蘭小學教音樂課時,簡陋的學校只有4間危房。為了建音樂教室,她不僅拿出自己的退休金,而且動員北京的弟弟、妹妹一塊兒捐錢,共湊了4萬塊錢,在村里蓋了7間校舍,大大改善了馬蘭小學的辦學條件。

              后來,鄧小嵐又四處“化緣”,將親友家閑置的樂器要過來,并尋求相關部門支持幫助,陸續置辦了架子鼓、電子琴、鋼琴、長笛、黑管等樂器。村里人沒人會這些樂器,鄧小嵐就手把手地教孩子們。

              每個月來兩次,寒暑假更加頻繁,鄧小嵐風雨無阻。“教這個得有連續性,今天教了明天就走,那學生可學不會呀。”鄧小嵐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音樂喚醒了這個沉睡的小山村。經過鄧小嵐悉心指導,孩子們已經能夠演奏復雜樂曲,唱功也明顯提高。

              音樂不僅帶給馬蘭村的孩子們快樂,更給他們插上了夢的翅膀。2006年,鄧小嵐成立馬蘭小樂隊,帶領孩子們到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演出,讓他們走出大山,開闊眼界、增長見識。

              鄧小嵐(右三)在課間和孩子們交流音樂知識(2015年8月8日攝)。新華社發

              2013年,70歲的鄧小嵐發起“馬蘭兒童音樂節”。“全國的成人音樂節不少,兒童也應該有音樂節,就從我們馬蘭村開始吧。”鄧小嵐說。

              籌備過程中,鄧小嵐不慎騎車摔進坑內,造成左腿小腿骨裂。她沒告訴家人,偷偷養傷,通過網絡“指揮”進度。

              僅僅休息了半個多月,鄧小嵐拄著拐準時來到音樂節開幕式現場。鄉親們十分感動,都豎起大拇指:“鄧老師,剛強咧!”

              2015年,鄧小嵐親自設計,自籌資金,把小學校旁邊的荒土坡打造成一座三層“音樂城堡”。“孩子都向往童話生活,城里有少年宮、迪士尼樂園、公主城堡,馬蘭的孩子也可以有。”

              “山里孩子們最渴望的是什么?是大山外面的精彩世界。”鄧小嵐說,她真切地看到,音樂讓山里的孩子們更樂觀、更自信了。

              在學生家長楊念琦看來,是鄧老師給孩子們播下了音樂的種子。“我們這邊不像大城市有專業的音樂老師教,這些年孩子一直跟著鄧老師學,感謝她一直對孩子的無私付出。”

              2月4日,樂隊的孩子們走向了更大的舞臺,他們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用希臘語向世界獻唱了一曲《奧林匹克頌》。

              11歲的席慶茹是此次演出的樂隊成員,她說:“這是我第一次到北京,鳥巢很壯觀,很興奮能有這個機會讓全世界聽到我們馬蘭的歌聲。”

              用音樂改變一座村莊,太行山村換新顏

              18年來,鄧小嵐從北京往返馬蘭村的行程超過20萬公里,大約能繞地球赤道5圈。

              “最初,爸爸和我們都很擔心媽媽的身體,但看到她發自心底的快樂,只好不去‘扯后腿’。”鄧小嵐的女兒劉明明說,“近幾年我一直在想,媽媽是用行動詮釋了夢想與堅持,她很了不起!”

              18年如釘子一般,鄧小嵐的堅守感動了很多人。

              音樂人阿里來了,把鄧小嵐的故事拍成紀錄片《馬蘭的歌聲》,讓馬蘭的名字傳得更遠。

              2012年6月,馬蘭村作為鄉村素質教育的典型,成為保定市素質教育的一大亮點。阜平縣政府專門派出特崗老師,支持馬蘭村音樂教育。

              河北大學藝術系教師聯系鄧小嵐,把這里作為社會實踐基地,定期派學生過來講課。

              鄧小嵐(左一)和孩子們在校外山間田野練習音樂間隙休息(2015年8月8日攝)。新華社發

              至今,鄧小嵐已經協調捐贈了近500件樂器、數千冊圖書,培養了近200多名學生,有10多個學生在大學里讀藝術專業或畢業后從事藝術教育。

              孫志雪考取西北民族大學音樂教育系;白寶鵬從河北幼兒師范學校畢業后開始從事幼兒音樂啟蒙教育工作;李振濤考入了河南大學,那是鄧拓曾就讀的大學……

              音樂成了馬蘭村的一張名片,鄧小嵐用音樂改變了一座村莊。

              近年來,得益于鄧小嵐的努力,社會各界對馬蘭村高度關注。在阜平縣委、縣政府大力扶持下,隨著惠農扶貧政策的落實,馬蘭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走進馬蘭村,只見村南一座新落成的灰色圓形舞臺背靠青山,碧水環繞,遠遠望去猶如一輪明月掛在天空。這是由鄧小嵐籌資新建成的月亮舞臺。今后,馬蘭兒童音樂節有了真正的舞臺。

              “老區人民的養育之恩,我一輩子也報答不完。”鄧小嵐說,未來她還會在這里堅守,做一名真正的“馬蘭后人”。 (記者李鳳雙、高博)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 】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1326112833534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内射婷婷一级二|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 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国产夫妇精品自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186在线观看在线播放| 一级做a爰黑人又硬又粗免费看51社区国产精品视|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一区12p|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538|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91精品在线国产| 一本之道av不卡精品|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波多野结衣| 日韩专区亚洲精品欧美专区| 久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不卡|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中文|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合区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久草热8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国产精品| 欧美精品天天操| 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久久久久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