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i id="jyy5v"><meter id="jyy5v"><th id="jyy5v"></th></meter></li>

    2. <label id="jyy5v"><meter id="jyy5v"></meter></label>
          •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4/ 25 16:34:25
            來源:新華網

            培訓證書考過即可“月入過萬”,靠譜嗎?

            字體:

              新華社北京4月25日電 題:培訓證書考過即可“月入過萬”,靠譜嗎?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吳文詡、向定杰、楊靜

              健身教練、碳排放管理師、收納整理師、家庭教育指導師……眼下正值春招旺季,網絡上各類技能培訓考證廣告令人眼花繚亂。與數百、數千元培訓費相比,動輒月薪上萬元的承諾令不少求職者怦然心動。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部分培訓機構以新職業的職業資格為名開展培訓,亂收費、濫發證,不少求職者被“割韭菜”。

              “兼職月入過萬”“權威認證”可能是“坑”

              記者在網上搜索“資格證”發現,各類虛假宣傳層出不窮。

              有些培訓廣告夸大證書含金量、就業前景,宣稱“碳排放管理高級證書,兼職掛靠月入過萬”,“家庭教育指導師崗位缺口數百萬,拿下證書就有了金飯碗”。

              記者點開一個名為“2022年注冊消防工程師報考服務中心”的網頁,上面有“證書收入高”“不坐班拿高薪”等字樣,稱“兼職可達8萬—11萬,全職達18萬—25萬,證書價值目前仍在上升中”。業內人士指出,消防工程師兼職實際上難以達到這個收入水平。

              記者調查發現,部分培訓機構混淆培訓證書與職業資格證的區別,稱“培訓證書是國家要求的入職門檻”。事實上,包括網上炒作的“碳排放管理師”等在內的一些職業,并不在《國家職業資格目錄(2021年版)》中。

              據了解,《國家職業資格目錄(2021年版)》中共計72項職業資格,其中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59項,技能人員職業資格13項。貴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專業能力技術處相關工作人員在回復網友咨詢時表示,網上一些培訓機構聲稱的所謂技能培訓證書,與國家認可的職業資格證書并不是一回事,建議謹慎看待。

              還有的培訓機構為獲取學員信任,“拉大旗作虎皮”聲稱掛靠權威機構。近日,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事業單位人事服務中心主辦的網絡教育培訓專業平臺——中國國家人事人才培訓網發布公告,稱接到投訴和舉報,有機構以該網名義進行虛假、夸大宣傳等行為,“極大地誤導了學員,嚴重損害了學員權益”。

              令人眼花繚亂的技能培訓廣告讓不少消費者上當受騙。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查閱發現,涉及培訓考證的投訴有6000多條,“虛假宣傳”“忽悠考證”是高頻詞。

              “割韭菜”套路多:多辦優惠、誘借消費貸……

              近年來,我國技術技能職業類社會服務行業市場活躍,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下,培訓認證成了一些機構的牟利工具,衍生的“賣證”行為損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一名資深健身教練說,現在很多培訓機構宣稱健身教練資格證不用考試,不到現場就能辦。

              在記者咨詢中,有機構發來證書圖片,稱“最快4天就給你寄出來”。機構客服稱可辦理健身教練、游泳教練、足球教練等證書;等級不同,收取的費用也不同,高級證書收費500元左右;如果辦理多個證書可以適當優惠。

              記者調查發現,針對一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客戶,有的培訓機構為牟利甚至誘導學員借消費貸。

              一家培訓機構負責人介紹,僅需4680元參加線上培訓就可以拿到心理咨詢師證;如果報名8480元的“尊享成師班”,除了心理咨詢師證書外,還可以領取青少年指導師以及婚姻情感咨詢師證件。“錢不夠的話,可以使用網貸分3到24期償還。”

              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法院一份調研報告顯示,近一年來北京法院審理的128件涉考證培訓糾紛案件中,原告為畢業不久大學生的案件比例高達72%,由于該部分人群本身經濟能力較弱,部分機構誘導學員與其關聯公司簽訂消費貸合同,從而牟取額外收益。

              記者調查發現,有些機構所謂的技能培訓,甚至涉嫌詐騙。安徽一家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對外宣稱,可以幫助報考、辦理健康管理師、營養師等國家權威部門認證的證書。客戶與該公司取得聯系后,工作人員以輔導費、書本費、報考費、包過費等各種理由收取高額費用。

              警方發現,該機構甚至事先準備好“話術”套路,以證件有國家資質、安排到醫院或體檢中心就業、不過包退學費等“花言巧語”誘騙繳費。被查處時,該機構先后騙了3000多人,涉全國25個省市,涉案金額800多萬元。

              加大“山寨證書”治理力度 規范新職業技能培訓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關于開展技術技能類“山寨證書”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對面向社會開展的與技能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相關的技術技能類培訓評價發證活動進行專項治理。

              貴州新瑞林陽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吳旭夢建議,公安、市場監管、網監等部門聯合執法,對濫發虛假培訓廣告行為依法予以重罰;另一方面,在經營培訓場地、教學師資等軟硬件設施方面設置標準,支持合規培訓機構良性發展,滿足社會技能培訓需求。

              不少培訓亂象發生在新職業領域。貴州夢動科技有限公司助理總裁馬進建議,相關部門在發布新職業時,同步發布統一的職業技能標準和評價機制,減少政策空白。

              “剛畢業大學生求職心切,很容易被網站上的夸張廣告宣傳吸引,缺少便捷、權威的信息獲取途徑。”順義法院天竺法庭庭長商興加建議,主管部門加強政策信息發布,對畢業生開展職業資格考試政策咨詢座談會、交流會等,讓求職者對證書合法合規性和含金量心中有數。

              專家提醒,培訓考證不要盲目跟風。要辨別培訓機構是否正規、培訓是否適合自己、證書有多大的含金量,報名時一定要簽好合同,保留轉賬憑證。一旦發現有上當受騙的情況,立即報案并固定證據,尋求司法途徑來保護合法權益。(參與采寫:孫曉)

            【糾錯】 【責任編輯:薛濤 】
            閱讀下一篇: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10130112859476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日韩福利视频精品专区| 97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专区|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潘金莲|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22|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潘金莲| 国产小视频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草草草| laowang在线精品视频|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四虎在线精品视频一二区|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内精品久久国产大陆| 国产精品一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瑜伽|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国产色婷婷五月精品综合在线| 精品久久人人妻人人做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精品福利资源在线| 国产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影视麻豆|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AV|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特色影视| 91久久精品国产成人久久|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精品| 999国内精品永久免费观看|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99久久精品免费| 欧美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