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3月23日電 題:貴州:以重大項目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記者施錢貴、李凡
仲春時節,萬物復蘇,項目建設正當時。在貴州省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小孟工業園陳亮村,貴州航天智能制造基礎件產業集群項目的建設工地上,各種施工車輛來來往往,一片繁忙景象。這個計劃投資44億元的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產1.2億只高端電子元器件及組件。“一期建成后,預計產業規模達100億元,創稅10億元,可創造就業崗位3000個。”該項目負責人說。
貴州航天智能制造基礎件產業集群項目,是貴州以重大項目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貴州堅定不移地擴大產業投資、優化投資結構,圍繞新能源電池材料、大數據、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重點產業,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貴州黔南福泉市雙龍工業園區內正在建設中的新能源電池材料生產項目。 新華社記者李凡 攝
“我們始終堅持以項目為引領,牢牢牽住重大項目‘牛鼻子’。”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代理市長夏世飛說,福泉全市40名縣級干部包保重大項目首席辦理、建設進度和相關問題協調等,實現對重大項目全要素保障、全周期服務、全天候響應的服務機制。
在位于福泉市的貴州黔南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雙龍工業園區,貴州裕能新能源電池材料有限公司產能15萬噸的一期工廠,生產出的磷酸鐵鋰正不斷供應給下游企業。“從開工建設到建成投產僅用了6個月時間,離不開當地政府的‘保姆式’服務。”該公司負責人表示,項目建設過程中,當地政府從征地拆遷到辦理項目手續、從解決水電問題到幫助企業招工,都全力支持企業發展。
建設中的貴州黔南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雙龍工業園區一角。新華社記者施錢貴 攝
與福泉市毗鄰的甕安縣磷礦資源富集,磷礦儲量達36億噸,被稱為“亞洲磷倉”。甕安縣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在產業選擇上以重大項目為推動,突出發展新能源電池材料、磷精深加工及配套耦合產業。2021年以來,甕安縣簽約落地項目36個,總投資510億元,其中新能源電池材料項目10個,簽約金額420億元。
在甕安縣青坑工業園區,貴州雅友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年產30萬噸電池級磷酸鐵一體化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中。目前,一期項目年產10萬噸磷酸鐵的智能工廠已建成試運行。“選擇投資甕安,是考慮到這里有優質的磷礦等資源,能為磷酸鐵生產降低成本。”公司董事長李智軍介紹,項目全部建成后,將形成磷酸鐵一體化產業園,年產值將超60億元,可帶動當地超1000人就業。
在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的盤興高鐵清水河特大橋建設工地,來自重慶的高懷恩和工友們正在緊張施工。自2月3日報到以來,高懷恩已在工地奮戰了一個多月。“工作雖然辛苦,但看著自己參與建設的橋墩拔地而起,感到很自豪。”他說。
正在建設中的盤興高鐵清水河特大橋。新華社記者施錢貴 攝
盤興高鐵有關項目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北起滬昆高鐵盤州站,止于興義南站,線路全長約98.309公里,項目總投資135.4億元。作為貴州省實現“市市通高鐵”的最后一個項目,盤興高鐵橋隧比90.66%,是目前貴州高鐵中橋隧比最高的線路。項目建成后,沿線群眾出行更加便利。
記者了解到,這樣的重大項目在貴州還有很多。資料顯示,2023年,貴州省共安排重大工程和項目4158個,年度計劃投資8000余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