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第六屆世界聲博會在安徽合肥開幕。與此前五屆不同的是,大模型成為此屆聲博會最重要的關鍵詞。行走在約6700平方米的展館內,從更懂你的車載交互系統,到“穿越對話歷史名人”的智慧課堂,科技范、智能風撲面而來,透視出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澎湃活力和前沿趨勢。
10月24日,第六屆世界聲博會現場,前來參觀的學生們正在與人形機器人互動。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點亮更智能生活
在智慧生活展區,奇瑞星途一款即將上市的汽車前圍滿了參觀者。工作人員胡烺正為大家演示車載交互系統處理復雜命令的能力。
“汽車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胡烺介紹說,以往行業內長期存在無法喚醒、指令識別錯誤等人機交互痛點,伴隨軟硬件技術提升,尤其是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認知理解、邏輯推理等優勢,促使車載交互系統能理解更為復雜的指令需求,通過關聯海量知識給出最優答案,并能進行多輪對話。
大模型技術的快速發展與落地應用,讓越來越多智能產品變得更“聰明”,也為高度智能生活的到來按下加速鍵。
在安徽咪鼠科技有限公司的展臺前,一款搭載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智能鼠標,自5月中旬推出以來銷量已經有20多萬臺。“通過結合大模型的智能算法和數據處理等能力,這款智能鼠標在原先語音‘打字’的功能基礎上,還可以根據語音輸入的要求進行文章、代碼、詩歌、表格、公文等的創作,可以幫助減少辦公族的重復性勞動。”咪鼠公司總經理馮海洪說。
這些人工智能新應用吸引了來自全球范圍的參觀者。作為韓國一家人工智能企業的負責人,高勛專程來到世界聲博會尋找合作機會。“隨著全球范圍大模型技術加速發展,人工智能正深度革新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我們也期待能和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加強合作。”高勛說。
10月23日,第六屆世界聲博會召開前夕,市民提前探館體驗新科技。新華社記者 張紫赟 攝
激發鏈式反應
今年以來,中國科學院、百度、科大訊飛等多家科技機構或企業面向公眾開放大模型,并持續迭代升級。以10月24日發布的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V3.0版本為例,全面提升邏輯推理、數學能力、多模態能力等七大維度能力,重磅升級大模型代碼能力。這也是該模型自今年5月6日首次發布以來的第三次重大迭代升級。
在科大訊飛智慧教育展臺前,一群前來參觀的小學生圍著智慧屏,向屏幕上的虛擬人物形象“愛因斯坦”“李白”等拋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兩個類行星碰撞會發生什么”“李白和蘇軾誰更厲害”。虛擬人物巧妙又富含知識的回答讓學生們驚奇不已。
“每一次大模型技術的升級,都為智慧教育產品帶來新的能力、新的驚喜。”據科大訊飛參展人員介紹,隨著多模態能力、代碼能力提升,智慧課堂又有了更多功能,比如星火教師助手可以輔助老師智能生成教學課件,學校管理者可以借助代碼能力輕松定制出入管理等輕應用。
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今年5月發布的報告顯示,我國研發的大模型數量排名全球第二,10億參數規模以上的大模型已發布79個。“大模型+”正加速賦能千行百業,激發鏈式反應。
青島高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科創型企業,聚焦于民航業“數智化”產品與解決方案研發。依托通用大模型技術底座,高重科技憑借多年積累的行業數據資產和技術優勢,訓練出航空專業大模型,大幅提升智慧航空解決方案的效率。公司董事長樊治國舉例說,早期機場航班調度智能化是基于IOT(物聯網)傳感器和深度學習算法的融合,在專業大模型的加持下,重構后的公司智航通和全航通產品在視覺與文本處理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大幅提升。
10月24日,第六屆世界聲博會現場圖片。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增強算力與數據支撐
與會專家們指出,雖然國內大模型研發進展迅速,但數據、算力等瓶頸仍待進一步突破,目前多地已發布政策制定相應行動計劃,如上海市提出建設云網協同的高性能算力基礎設施,安徽省提出實施數據資源全面開放行動,推動電子政務公文及檔案、地方志等公共數據到今年年底依法依規有序開放。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宋彥表示,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需要長期巨大的投資,支持數據開放和算力構建的政策陸續出臺,將從制度層面為人工智能的技術創新提供保障,有效推動研發人員、初創企業以及大型公司進行技術創新,形成合力,提升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頭部企業之間也在加強密切合作。在第六屆世界聲博會現場,科大訊飛聯合華為共同發布基于昇騰生態的“飛星一號”大模型算力平臺,并啟動更大參數規模的大模型訓練。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說,人工智能領域有很多挑戰需要大家共同去面對,我們相信只要產業界攜手共進,一定能以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引領新一輪人工智能產業變革。(記者張紫赟、汪海月、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