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i id="jyy5v"><meter id="jyy5v"><th id="jyy5v"></th></meter></li>

    2. <label id="jyy5v"><meter id="jyy5v"></meter></label>
          •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5/ 07 10:25:38
            來源:新華網

            與傷病學生同行——穿梭于醫院的特殊老師

            字體:

              新華社香港5月7日電 題:與傷病學生同行——穿梭于醫院的特殊老師

              新華社記者張雅詩

              上午9時,中文科老師高卓翹開始了一天的教學工作。

              “今天精神不錯吧?我們來念一下《出師表》,還記得內容嗎?”“老師早!我已經預習過了。”師生彼此問好后,高卓翹坐在床邊打開平板電腦,向學生“希希”耐心地講解課文。

              高卓翹任職的學校沒有上、下課鈴聲,也沒有學生們在操場上活蹦亂跳的場景。這是香港目前唯一為住院少年兒童提供教育服務的學校——香港紅十字會醫院學校,教學對象是傷病孩子,病房就是“教室”。

              高卓翹老師在香港紅十字會總部接受記者采訪(4月21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帶著使命感進教室

              “在醫院里都可以教書?當時我很好奇,對這個工作產生了興趣。”高卓翹回憶說,2009年,剛修畢碩士課程的她在報紙上看到有關香港紅十字會醫院學校的報道,由于她學過特殊教育,于是向醫院學校投了簡歷,結果順利獲聘。

              香港紅十字會醫院學校創辦于1954年,最初只在一家公營醫療機構提供教育服務,其后服務范圍不斷擴展。現在該校是特區政府資助的特殊學校,共有26個服務單位,分布于19家公立醫院。

              醫院學校的服務主要分為“普通科”“精神科”和“家居教學”3個部分。其中“普通科”和“精神科”為住院學生提供教育服務,減少他們出院后重返校園的銜接困難;“家居教學”的對象為因病需長期留家休養的學生。老師們根據學校的安排到不同醫院或學生家中教書,每隔一段時間會進行輪換。

              “每天早上,我和同事們踏進病房,首要是了解每個孩子的情況,看看他們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上課。”高卓翹表示,學生們來自不同背景,甚至說不同語言,當中有熟悉面孔,也有初次見面的。

              高卓翹老師在香港紅十字會總部接受記者采訪(4月21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醫院學校的服務對象年齡在6歲至18歲之間,大部分老師需要教授小一至中六(相當于內地小學一年級至高中三年級)的學生,因此必須有多手準備,照顧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老師們會視情況,進行小組教學或一對一床邊教學,每一節課大約30分鐘。

              下午3時半,一天的課程結束,老師們又開始另一項工作——寫教學記錄,記下學生當天的表現,以方便其他同事跟進。老師們也會利用課余時間跟學生聊天以及與家長討論孩子的學習情況。

              教導傷病學生,老師們不僅在教學上花心思,還要付出額外的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的身心健康。“關懷身體弱能和傷病學生,為他們提供全面教育,助他們建立自信、積極面對人生以及發展潛能。”高卓翹堅定地說,“這是醫院學校的理念,也是我們當老師的使命。”

              高卓翹老師在香港紅十字會總部接受采訪時展示教案(4月21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傷病學生的同行者

              過去十多年,高卓翹曾在不同醫院任教,也參與過家居教學。她目前是醫院學校的院校主管教師,在香港兒童醫院工作。相較普通學校,教師在醫院教書要面對更多和更大的挑戰,愛心和耐心都要加倍付出。

              高卓翹說,給精神病患學生上課,難度系數最高,幸而校方提供充足的支援,資助老師修讀有關精神健康的課程,讓他們更明白學生的需要。

              當遇到一些病況較嚴重的孩子,醫院學校老師也是學生和家長的強大后盾。“在病童與病魔搏斗的艱辛過程中,老師們不僅陪伴學生渡過難關,也會給予家長關懷、安慰和支持,這就是我們在醫院學校工作的初心。”高卓翹說。

              學生們為感謝高卓翹老師寫的心意卡(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曾有一位患有腦膜炎的高中男生,因長期住院,需要臥床、插管喂食,每次上課都要側著身子看平板電腦。即便這樣,都無法阻擋他的求學之心。2020年,他高中畢業,老師們一起到他家里舉行結業禮。不幸的是,這個學生在2021年因并發癥離世。

              “雖然大家都很難過,很不舍,但同時感到欣慰,因為那學生完成了中學課程,完成了心愿。”高卓翹哽咽著說。

              每天接觸不同病況的學生,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家庭,甚至目睹生離死別,高卓翹視之為人生的一種磨煉。這些經歷令她深刻體會到生命的可貴,增強了她繼續當好醫院老師的決心:“我希望以生命感染生命,幫助學生建立正面的價值觀。”

              高卓翹在十多年的教學歷程中,也見證不少學生成功克服病痛,努力不懈,在之后的人生路上綻放異彩。其中一位因患癌癥而需接受家居教學的中四(相當于內地高一)女生,令她難忘。

              “這個女生乖巧、勤奮,我每次到她家上完課后,她都叫我多留一會兒,聽她彈鋼琴,原來她將要參加八級鋼琴考試,希望老師給她一點鼓勵。”高卓翹面露微笑說,女生最終順利通過了鋼琴考試,后來更是考上大學,成為家人的驕傲。

              高卓翹老師(上)和學生一起裝飾病房墻壁(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增撥資源優化服務

              醫院學校近70年來不斷創新改革,滿足傷病孩子不同的學習需求。近年來,學校在提供課堂教學之余,還推出“全方位學習活動”項目,積極為學生安排課外活動,包括視覺藝術、烘焙、創科活動等,豐富他們的學習體驗,拓寬視野。

              自2022/2023學年開始,醫院學校推出了更全面的高中課程,讓住院孩子得到更適切的支援。

              “特區政府加大了給醫院學校的資源,這對我們的幫助非常大。”高卓翹說,現在高中課程可以涵蓋更多選修科目,以配合相當于內地高考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這也幫助學生在康復后回到原來的學校,更好地銜接原校課程。

              自2015年起,醫院學校以“仁愛”“堅毅”和“自強”3個核心概念為校訓,當中包含了對學生的期望,同時鼓勵教職員發揚紅十字會“仁愛”之人道精神,培養學生以堅毅之志克服成長路上的病痛與殘障,并能自強不息,活出精彩人生。

              “我們最希望能為傷病學生的生命添上色彩,讓他們在患病中仍能有尊嚴地學習,在醫院學習體驗中,找出更充實的意義。”高卓翹說。

              “高老師,謝謝你的耐心教導”“祝新學年工作順利”……多年來,高卓翹收到不少由家長和學生送上的心意卡,凝視著這些暖心的話語,她也默默地為孩子們送上祝福:“愿學生們都能早日康復,重返校園,繼續追尋自己的夢想。”

            【糾錯】 【責任編輯:張樵蘇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2000000000000001110570112959578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第一区| 91精品视频观看|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精品人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1024精品免费|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精品国产福利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www| 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 国产精品午睡沙发系列|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中文| 91不卡在线精品国产|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精品无码人妻久久久久久| 最新国产乱人伦偷精品免费网站|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精品国产日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卡精品视频免费|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欧美精品整片300页|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久久|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百度影院| 国产亚洲色婷婷久久99精品91|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6男男|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