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7月1日電? 題:當香港遇上大唐
新華社記者王茜
當“東方明珠”香港遇上雍容華美的大唐文化,一場美麗的“邂逅”發生了。
1日的香港維多利亞公園霓裳飄舞、珠翠環繞,唐文化體驗區里唐裝美女巧笑倩兮,一派古風古韻的盛世景象?!熬S園慶回歸”活動正在這里舉行,其中陜西西安展區主要展示了大唐文化。
衣裙輕舞,環佩叮當,身穿唐服的香港市民李小姐很是感慨:“這里的布景和唐服太搭了?!边@個“七一”,她和好友選擇到維園來一次“穿越”。在大紅燈籠背景下,迎著陽光,對著手機,李小姐笑顏輕啟,一位身著初唐綠色窄袖襦裙的古裝少女嬌俏地出現在鏡頭中。
今年67歲的香港市民尹妙玲在報紙上看到消息,立即推掉原來的安排,趕來維園。她在炎炎烈日下等了兩個半小時,終于坐進化妝區?!拔姨貏e喜歡中國各個朝代的服飾,唐朝是最華美大氣的?!睂τ诨瘖y師為她設計的精致妝容和頭飾造型,她非常喜歡。
7月1日,在陜西西安展區,一位參與活動的香港市民(右)接受記者采訪。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她認為,作為一個中國人就要熱愛傳統文化?!耙郧霸谟趁窠y治時期,我們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機會不多。我退休后就開始學習《易經》《論語》,一直學到現在,因為我是一個中國人?!彼抗鈭远ǖ卣f。
這種沉浸式文化體驗深受香港市民喜愛。華服體驗區常樂坊里圍滿了咨詢預約的人,“現在登記體驗的市民已經排到2個小時以后了。”工作人員一邊發著號牌一邊登記預約者的電話號碼。
華服體驗區的負責人王寧告訴記者,他們這次帶來了120套風格各異大小不同的華服供香港市民自行選衣,現場更妝。看著人氣滿滿的展區,王寧很高興:“看來中國的傳統服飾深受香港市民的喜歡呢!”
7月1日,人們在陜西西安展區拍照留念。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與熱鬧的華服體驗區對比鮮明的是唐風互動區安仁坊,不同年齡的小朋友靜靜地坐在桌邊,認真地做著手工。這里以展陳和互動體驗的方式展現著大唐盛世。
圣保祿小學六年級女生小李低頭認真地做團扇。團扇在唐代最為盛行,文人墨客喜歡在扇子上作畫。小李把永生花認真地裝飾在團扇上,并提筆在空白處寫上“平安”二字。
玉手輕搖半遮面,小李笑著對媽媽說:“看,這個與我的頭飾是不是很配呀!”承古之風,團扇與女生頭上的中式發簪風格完美呼應?!拔液孟矚g中國傳統文化呢,所以我的中文成績很好?!毙±铑B皮地說,“我尤其喜歡中國古代漂亮的裙子。”
7月1日,香港市民觀看“維園慶回歸”活動的文藝表演。新華社記者 李鋼 攝
“這個香囊賣嗎?”“這個扇子多少錢?”“這個唐三彩多少錢?”……在拍照之余,市民不住地發問。展區的工作人員發現,很多香港市民都喜歡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展品。
“聽說這里有傳統文化體驗活動,我就穿著自己的漢服來了。”身著漢服的“00后”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生徐慧思在香港出生長大,特別喜歡中國傳統服飾。
“我去過內地很多地方,中華傳統文化真的是太美了。我們香港青年有機會都應該去內地看看,去感受一下中國不同朝代的文化魅力。”她說。(視頻記者:張一弛、許朗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