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i id="jyy5v"><meter id="jyy5v"><th id="jyy5v"></th></meter></li>

    2. <label id="jyy5v"><meter id="jyy5v"></meter></label>
          •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1/ 29 23:21:04
            來源:新華網

            點亮香港“小航天迷”的“太空夢”——內地航天專家走進香港中小學校園

            字體:

              新華社香港11月29日電(記者梁文佳、王承昊)“浩瀚宇宙有邊際嗎?”“人類未來有可能在火星生活嗎?”“人體在離開地球表面后如何適應失重環境?”當內地航天專家走進香港中小學校園,迎接他們的是“小航天迷”們對太空探索的滿滿熱情與好奇。

              29日上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成員分赴香港培僑中學、馬頭涌官立小學(紅磡灣)、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他們與來自40余所學校的約1400名在校中小學師生面對面互動交流,分享國家在航天科技領域的發展與成就,以及他們在太空的生活點滴和寶貴經歷。

              走進校園 科普“硬核”航天知識

              探索航天科學的熱情,近日在香港中小學校園不斷升溫。此行的航天專家們向同學們詳盡介紹中國空間站的建造歷程、工程體系、運營管理等內容,多方位展示祖國航天科技的硬核實力,激發了香港中小學生的航天熱情。

              “中國空間站將為人類登陸月球、建立月球基地和載人探索火星奠定基礎,為實現航天強國夢奠定基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系統副總指揮甘克力回溯了中國載人航天30年的成就,向師生們介紹了天地高清高速通信等一系列創新設計。

              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副主任王學武以“從這里飛上太空”為主題,從歷史的脈絡發展講述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建設發展情況等內容,向同學們講述了什么是“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和“東風精神”。

              “一代代航天人牢記航天報國的初心使命,扎根大漠,把蠻荒之地建設成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圣地,成為中國人民長志氣、增底氣的強國名片。”王學武說。

              “能在太空拍到香港是件很幸福的事”

              11月29日,神舟十四號乘組指令長陳冬(左)在香港培僑中學與學生分享航天故事。新華社記者 呂小煒 攝

              “準備了6年,執行神舟十一號任務33天;又準備了6年,執行神舟十四號任務183天。平均地面訓練20天,就為天上1天。”神舟十四號乘組指令長陳冬在培僑中學現場通過一組直觀的數據,向同學們訴說為了飛天長年累月的艱苦訓練。

              陳冬在太空執行任務之余,喜歡透過舷窗飽覽地球家園并用相機記錄“太空視角”。他表示,望著紅日噴薄而出,白天看到祖國幅員遼闊的土地,夜晚看到點亮的萬家燈火,一種驕傲自豪,萬里江山盡入胸懷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能在太空拍到香港是件很幸福的事。”陳冬說。隨即,他便向在場師生展示了一幅來自“太空視角”下的香港地貌。

              遙望祖國臂彎中的香港,山河湖泊輪廓清晰可見,眼前這從未見過的一幕讓同學們深受震撼。長久且熱烈的掌聲,是他們澎湃心聲的最好寫照。

              11月29日,神舟十二號乘組航天員劉伯明在馬頭涌官立小學(紅磡灣)分享航天故事。新華社記者 王承昊 攝

              神舟十二號乘組航天員劉伯明現身馬頭涌官立小學(紅磡灣)現場,為同學們帶來了從太空傳來的地球照片與視頻。劉伯明的“太空日記”為同學們展示了真實、有趣的航天員生活。

              11月29日,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王亞平在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與學生分享航天故事。新華社發(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供圖)

              “心有凌云志,手可摘星辰”。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校園內,神舟十三號乘組航天員王亞平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講述了航天追夢人的故事,展示了在太空拍攝的工作生活視頻,特別是太空授課的視頻,引發學生驚嘆和陣陣掌聲。

              11月29日,神舟十五號乘組航天員張陸(右二)在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與學生分享航天故事。新華社發(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供圖)

              神舟十五號乘組航天員張陸講述了執行飛行任務期間難忘的經歷,處處流露著為祖國出征太空的使命感和榮譽感,激勵青少年超越自我、勇敢追夢。他還將勉勵學生奮發努力的書法作品贈送給了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傳播航天知識、航天精神的同時,更是將中國傳統文化帶進了課堂。

              “敢于有夢、勤于追夢、勇于圓夢”

              航天員們動情的訴說,讓同學們對“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有了更深理解。

              “生活就像天空一樣,不都是艷陽天,但也因為有陽光、雨水、風雪、雷電,才有豐富多彩的天空。”培僑中學學生陳蔓琳一直將航天員陳冬回信中的這句話銘記于心。

              今天她實現了與筆友線下見面的愿望。“這封回信一直鼓勵著我,不管面對學習還是生活中發生的各種各樣狀況,我都能夠以一種很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她說。

              從相隔400公里的太空回信,到今天面對面的交流。“是航天把我們聚在一起,我們有共同的夢想,也希望大家敢于有夢、勤于追夢、勇于圓夢。”陳冬說。

              在互動及提問環節,同學們的問題五花八門。太空艙內如何溝通、航天員餐食怎樣、航天與日常生活的關系……代表團成員一一進行細致解答。

              馬頭涌官立小學(紅磡灣)學生王美懿表示,國家的航天技術經歷了從無到有,再到如今成為航天科技強國,是非常重要的發展。“我長大后也會爭取成為航天員,因為這是為社會、為人民作貢獻的事。”她說。

              軒尼詩道官立小學(銅鑼灣)校長勞佩珊向記者介紹說,在香港校園中有不同的方式可以增加學生對航天的認知,“當學生們知道這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到來的時候,都很興奮。”她說。

              “希望同學們都以航天英雄為榜樣,好好裝備自己,成為既有家國情懷、又有過硬本領的新一代,將來為我們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在交流中寄語香港中小學生。

            【糾錯】 【責任編輯:成嵐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2000000000000001119951113000017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福利盛宴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网址| 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 国产精品毛片a∨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94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最新国产精品第十页|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中文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一级精品亚洲国产成人综合AV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 国产综合成人色产三级高清在线精品发布| 欧美韩国精品另类综合| 国产精品国产AV片国产|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最新| 91精品日韩人妻无码久久不卡| 好湿好大硬得深一点动态图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成人国产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在线视频| 久久棈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AA毛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尤物|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碰碰|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爱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