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i id="jyy5v"><meter id="jyy5v"><th id="jyy5v"></th></meter></li>

    2. <label id="jyy5v"><meter id="jyy5v"></meter></label>
          •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2/ 20 17:10:20
            來源:新華網

            打“農產品”幌子開“方子”——網絡直播間“行醫”亂象調查

            字體:

              新華社太原2月20日電 題:打“農產品”幌子開“方子”——網絡直播間“行醫”亂象調查

              新華社記者王皓

              標著“初級農產品”的藥材,被直播間夸大為能治多種疾病的“神藥”;身著白大褂的老人,配合著主播在一旁稱藥、打包;將醫療詞匯拆分重組成新型營銷話術,以躲避違禁詞審查。近期,記者調查發現,一些養生類賬號活躍在網絡直播平臺,違反國家規定暗中或違法“行醫”,真假難辨,擾亂市場秩序,給消費者和患者帶來危害。

              暗中開“中藥方”功效存疑

              記者在某直播平臺看到,主播舉著一袋名為“散結湯”的產品介紹道,“家人們,只要你身上有囊什么腫、息什么肉,疙里疙瘩、鼓里鼓包,不管在甲上的、肺上的、前胸的、后背的、胳肢窩的、四肢的,通通都可以把咱們的湯湯喝上,拍2號鏈接6大包30次?!?/p>

              其間有多位網友描述自己的癥狀,雖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但經過主播的“診斷”后,都推薦了同一款產品。

              經過一段時間觀察后記者發現,主播提及的“囊什么腫”等“奇怪”的詞匯,實際上都是醫藥類術語:囊腫、息肉、結節、甲狀腺、湯藥等,之所以這樣說,目的是為了躲避平臺的違禁詞審查。

            直播間內正在宣傳可以治療多種疾病的“神藥”。(視頻截圖)

              而在該款“散結湯”的詳情頁中,中差評達到數百條,有消費者寫道:“喝了一段時間,啥效果也沒有,病情嚴重的千萬別亂買”“在藥房里買同樣的東西,比這里便宜好幾倍”“打開一包,還混雜著一根生銹的釘子”……

              在另一個數百人的同類型直播間,主播不斷重復著產品的“萬能”功效:額頭熱熱的、嗓子咳咳的、阿嚏阿嚏的,全家人都能喝,放心喝,這款已經賣出8萬多單了。當記者提問“不需要醫生把脈診斷,就能直接開方子嗎”,隨即顯示已被對方拉黑并“踢”出直播間。

              而在一個名為“XX堂養生”的直播間,除了主播之外,還有一位穿著白大褂的老人一言不發地稱藥、打包。主播表示,自己跟著這位老前輩在線下做了7年的“姨媽湯”,專注于女性健康,有淤淤、堵堵各種問題的,先拍個10包帶回去。

              當網友在公屏上提問“是中藥配方嗎?”“老前輩是醫生嗎?”主播馬上回應說,雖然寫著“初級農產品”,確實是“中中”配方,這位老師也是“醫醫”“doctor”,是有證的,但是不能給你們看,要被封號的。

              消費者還發現,在多款熱銷中藥類產品的評價中,充斥著不同賬號上傳的相同評價和配圖;還有部分商家通過添加患者微信,引導至第三方平臺進行交易,以謀求更多不正當利益。

              監管不足帶來多重隱患

              當前直播平臺“開藥方”、售賣中藥材存在多重違規行為,同時暴露了監管審查方面的漏洞,不利于中醫藥市場的健康發展。

              ——用“農產品”“食品”等替換概念蒙混過關。記者調查發現,此類直播間所售賣中藥產品的營業執照上,大多都有初級農產品收購、食用農產品初加工等關鍵詞,以此規避更為嚴格的藥品類資格審查。一位店鋪商家表示,直播平臺不能直接賣藥,直播間里也不允許隨意講醫藥類相關的詞匯和產品,因此將藥品的概念和功效轉移到日常用品或者食品上面,就更容易在平臺過審。

            此類“千人一方”的中藥方被直播間網民質疑。(視頻截圖)

              ——違規直播賣藥,夸大治療效果。2022年6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九部門聯合印發《2022年糾正醫藥購銷領域和醫療服務中不正之風工作要點》提出,嚴肅查處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利用職務、身份之便直播帶貨。“醫生直播帶貨是違規行為,假借醫生之名直播行醫賣藥更是違法行為。”山西省中醫院主任醫師胡蘭貴說,直播間賣藥號稱“一人一方”,實則“千人一方”,盲目吃藥對身體有很大危害,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需要辨清寒熱、對癥下藥。

              ——平臺監管缺位,資質把關不嚴。受訪業內人士表示,一些直播平臺規定,禁止發布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包括國產、國外藥品,但對于商家有意偷換概念、掛羊頭賣狗肉等行為,平臺監管并不嚴,存在一定的監管漏洞,導致更多不法商家和個人有了可乘之機。

              需多方合力治理直播“行醫”

              直播平臺監管不到位,商家打“擦邊球”躲避審查,患者病急亂投醫,多種因素導致了互聯網直播間里的“行醫”亂象,其治理也需要多方合力。

              山西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流通監管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2022年發布的《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藥品網絡銷售企業應當按照經過批準的經營方式和經營范圍經營,未取得藥品零售資質的,不得向個人銷售藥品。

              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耿曄強說,對于食品藥品安全問題,電商類平臺應切實履行監管職責,面對不斷變種的違規行為,審查過程要更加細致全面,并對涉嫌違反廣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違法行為跟進查處,營造良好的網絡營商環境。

            患者購買服用直播間中藥材后的評價。(視頻截圖)

              業內人士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和行業協會要結合網絡銷售新形勢新特點,更有針對性地完善監管措施,執法部門要加強對不法企業及從業人員的打擊力度,提高違法成本,維護公眾身心健康和消費者權益。

              受訪專家表示,雖然網絡購物已經成為很多人的消費習慣,但藥品是特殊商品,消費者和患者要優先選擇線下就醫和實體藥店。確需網絡購藥時,要格外擦亮眼睛,查看網上藥店是否具備藥品交易服務相關資質。

              胡蘭貴認為,還要進一步規范醫護人員直播等自媒體行為,引導醫護人員通過短視頻、直播等宣傳相關醫學健康知識,對患者和公眾進行健康指導,這既符合大眾的需求,也是醫療工作者價值的體現。

            【糾錯】 【責任編輯:王頔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2000000000000001110768112938102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 嫖妓丰满肥熟妇在线精品| 亚洲A∨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一夲道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网站| 久久精品九九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狼友中文久久久|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熟女少妇a∨免费久久|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网站|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麻豆| 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8| 色偷偷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麻豆精品三级全部视频| 久久久一本精品99久久精品88| freesexvideos精品老师毛多|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完整观看高清秒播国内外精品资源|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91自慰精品亚洲| www.日韩精品| 欧美精品华人在线| 欧美久久久久久午夜精品|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久久九九亚洲精品| 97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专区|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欧美精品综合视频一区二区| 999在线视频精品免费播放观看|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黄AA片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