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廈門3月18日電 題:福建廈門:全力為抗疫提供核酸檢測裝備保障
新華社記者顏之宏、曾焱
“三次檢驗都要做到位,千萬馬虎不得。”16日上午,在位于廈門市海滄區的廈門生物醫藥產業園的生產車間內,美林美邦(廈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沈義峰一邊檢查生產臺賬,一邊叮囑身邊的生產負責人。
作為一家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套裝的生產企業負責人,沈義峰幾乎每天都會盯在生產線上。“為了確保產品的安全性,我們在生產流程中會進行前后3次檢驗。”沈義峰說,本輪本土疫情發生以來,公司的生產線每天都在滿負荷運轉,而品控就是所有生產流程的“生命線”。
在美林美邦的倉庫前,掛著不同地區車牌的貨車不時進出,卸下生產原料,又把成品運往國內各個地區。除供泉州和廈門使用外,他們的產品還供應山東、吉林、湖北和江西等地。記者了解到,該公司的日產能已經能夠滿足一座人口規模在650萬人左右的城市開展全員核酸檢測所需。
3月16日,位于廈門生物醫藥產業園的美林美邦(廈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員工在包裝滅活型一次性病毒采樣管。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3月16日,美林美邦(廈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員工在分裝滅活型病毒保存液。 新華記者 林善傳 攝
在位于廈門市翔安區的廈門致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發車間內,工藝研發人員正在使用從深海生物中提取的一種酶成分來替代原有的酶成分。
“這種酶可以算得上是核酸檢測試劑原材料中的‘芯片’,過去這種酶的供應一直掌握在海外企業的手里,現在我們通過新的技術線路,已經實現了技術替代。”該公司總經理吳欽告訴記者,新的酶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提升了試劑的穩定性,方便醫務人員開展更加精準的核酸檢測工作。目前,由該公司生產的核酸檢測裝備和原材料不僅供應河南、河北、山東等省份,還遠銷海外。
3月16日,廈門致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員工在十萬級凈化生產車間內進行核酸檢測試劑的配液工序。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據廈門市工信局局長周桂良介紹,廈門市業已出臺針對生物醫藥企業進行抗疫相關研發工作的補貼政策,并將適時出臺更多惠企措施,全力保障廈門企業生產疫情防控器材和裝備。
根據有關統計,一周前,廈門全市的核酸檢測裝備日產能為4300萬人份。截至3月17日,廈門全市已有13家生物醫藥企業投入到核酸檢測裝備的研發和生產工作中,全市的核酸檢測裝備日產能已提升至6800萬人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