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11月15日電 題:有所養、有所依、有所樂:安徽老年友好型社區走訪見聞
新華社記者汪海月、曹嘉玥
24小時探測是否有活動跡象的無線紅外探測器、可隨身攜帶的緊急呼叫按鈕、說學逗唱樣樣精通的智能機器人……走入77歲的獨居老人胡清蘭的家中,這個有著近30年房齡的老屋子隨處可見一些新物件。
“這些都是社區為照顧我們老年人生活免費安裝的智能設備,有了它們,我不用擔心在家中發生摔倒等意外時卻沒人知道了。”家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南七街道丁香社區的胡清蘭說。
胡清蘭和家中的智能機器人溝通對話。新華社記者 汪海月 攝
近期,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公布了2022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名單,安徽省有41個社區位列其中。記者走訪了解到,通過開展示范創建,這些社區服務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更好地滿足了老年人在居住環境、日常出行、健康服務、社會參與、精神生活等多方面的需求。
據丁香社區黨委書記胡曉芳介紹,丁香社區60周歲以上老年人約有2500人,約占社區總人口的15%,其中至少500人是空巢老人。
“為了讓老人有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我們通過適老化改造、醫養結合、設立老年食堂等舉措滿足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需求,同時,通過建立老年人活動中心提供文娛服務,帶動老年人參與社區建設等,來滿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胡曉芳說。
走入南七街道智慧云黨群服務中心,書畫室、瑜伽室、心理咨詢室等一應俱全,每周這里還會舉辦健康養生、反詐騙、智能手機培訓等專為老年人開設的知識講座。緊臨服務中心的社區老年食堂,則按時為老年人提供物美價廉的餐飲服務。
據安徽省老齡辦介紹,截至今年6月,安徽省累計開展“智慧助老”進社區活動超4萬場次,服務老年人超412萬人次;到2022年底,全省將建成不少于6050個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滿足不少于200萬老年人的就餐服務需求。
構建布局均衡、方便可及的老年友好型社區,離不開城鄉一體統籌推進。在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天門鎮金塔村,一個由閑置的小學校區改造而成的老年人日間照料服務中心成為村里老年人的日常“打卡”之地。
在這個占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的空間里,不僅配備有專供老年人的餐廳、休息室、醫務室,還兼具閱覽室、書畫室、棋牌室等多種功能,自2021年運營以來,累計服務老年人約7000人次。
在金塔村老年人日間照料服務中心,老人們在餐廳用餐。(受訪者供圖)
“我每天都來這里和其他老人一起下象棋、嘮嘮嗑、鍛煉身體,中午就在這里吃飯,9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免費用餐,這里的飯菜煮得軟爛,很符合我的口味。”95歲的金塔村村民胡守蘭說。
據金塔村黨總支書記梅香勝介紹,除了老年人日間照料服務中心,村里還成立了老年人志愿服務隊,專門為村里29位獨居、失能、半失能老人上門提供日間照料服務。
安徽省老齡辦表示,自2021年部署開展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建設至今,安徽省已創建省級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200個,獲評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8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