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i id="jyy5v"><meter id="jyy5v"><th id="jyy5v"></th></meter></li>

    2. <label id="jyy5v"><meter id="jyy5v"></meter></label>
          •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5/ 22 10:52:29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百花山翠待豹歸

            字體:

              北京曾是華北地區豹的家鄉。在京西平均海拔1000多米的茂密山林里,豹、狼等猛獸曾與人類共生。在距離北京市區一百多公里的北京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至今仍保存著20世紀90年代被發現的華北豹標本,此后約30年北京再無豹的蹤跡。

              2022年春天,自然保護區所在的北京市門頭溝區對外發布了一個計劃《迎豹回家——北京市門頭溝區野生動植物棲息地保護與恢復行動計劃(2022-2027年)》。一年以來,越來越多的人們正在為“迎豹回家”行動付出努力。

              在百花山舉行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慶祝活動中,卡通吉祥物“小豹北北”一路循著花香,在人們的期盼中回到了故鄉……

              “山里最后一只華北豹”

              百花山地處北京西部門頭溝區清水鎮和齋堂鎮,區域內有28個行政村。今年37歲、在這里土生土長的趙明騰說:“我在山下的村子里出生,小時候經常聽老人說豹、狼等猛獸在山里出沒、叼走牲畜的故事,還挺害怕的。”

              有一次村里人無意中套住了一只豹子,發現時豹子已經死了,村民將其做成了一個標本,孩子們爭相圍著照相。趙明騰說,上世紀90年代曾聽愛上山的老人說,看到過豹子的腳印,但是誰也沒有見過真的豹子了。

              受訪者向記者展示,20世紀90年代生活在百花山地區的村民與豹子的標本合影。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趙琬微 攝

              “看!這就是最后發現的豹子的標本,這么多年還是身材勻稱、神氣活現的。”在自然保護區標本室內,工作人員楊淇對記者說,這只豹子發現于上世紀90年代。雖然當時的標本制作工藝水平有限,但是標本整體保存得十分完整,從皮毛到爪子都保護得很好,至今依舊體態自然、栩栩如生。

              這是在北京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陳列的一只上世紀末在該地區發現的華北豹的標本(2022年11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鐘昊 攝

              北京市最大的自然保護區——北京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后,趙明騰一直在這里從事科研監測工作。他回憶道,百花山上的動物經歷了“從多到少,又由少到多”的過程。

              當年豹子的消失與生態環境的破壞密不可分。門頭溝區有長達千年的采煤史,山溝溝里曾經遍布大小煤窯。在整個區域內,曾因長期礦山開采造成的生態破壞面積約占全區總面積的五分之一。2000年前后,附近的生態環境破壞,百花山的野生動物也越來越罕見了。2020年,北京最后一座煤礦關停,這片土地徹底結束了采煤挖礦的歷史。

              “在北京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南端,曾經的小煤礦在2004年關停。產業轉型后,大家開始搞旅游,有不少村民靠著帶人上山、養馬拉客生活,山上的草越來越短。”趙明騰說,從百花山管理處上能眺望到不遠的靈山,那是北京的最高峰。靈山一度養馬成風,嚴重破壞了植被。“我小時候上山玩,草有一人高,鉆進去就能躲起來,后來草矮得連腳都快蓋不住了。”

              門頭溝區清水鎮黨委書記楊雪飛介紹,隨著門頭溝區定位為北京的生態涵養區,生態涵養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2016年以來,為保護生態,靈山將旅游業全部關停。現在靈山、百花山腳下的村民,很多依舊生活在自然保護區內。

              “過去村民們靠山吃山是撿柴、打獵和養馬,隨著生態補償政策的落地,越來越多人吃上了‘生態飯’,更多從事生態、科普和山林養護的工作。”楊雪飛說。

              2004年以來尤其是最近10年,門頭溝區從“修山補山,為山療傷”開始,發揮科技對生態修復、生態建設的引領功能,大幅提升了山區綠色景觀質量、森林覆蓋率和水源涵養能力,生物多樣性保護初見成效。

              “野生動物慢慢回來了”

              生態的修復需要一個涵養的過程,整個食物鏈也正在從低到高逐漸恢復。目前,雖然位于食物鏈頂端的豹子還未曾出現,但中小型的食草類動物的數量已經越來越多,給豹子的回歸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條件。

              在北京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科研人員通過布設紅外相機對野生動物進行“全天候”監測。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趙琬微 攝

              “這幾年,我們監測到山上的鳥類明顯多了,這得益于不斷推進的永定河補水、周邊濕地的修復、小流域治理等工作。現在沿著永定河,散布著一連串的濕地公園,不僅游人可以駐足,更是水鳥的樂園。各類水鳥就沿著這些公園,一路有吃的,有落腳的地方,就飛過來了。”楊雪飛說。

              截至2021年,在最新一次普查中,百花山的高等植物數量從10年前的1100種發展到1292種,占北京植物總種數的61.8%,擁有百花山葡萄、黃檗、野大豆等10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陸棲野生脊椎動物從169種發展到271種。10年間,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新增了烏雕、禿鷲、獵隼、黃胸鹀等,共計9種。

              作為北京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百花山是很多珍稀瀕危物種的棲息地,也是華北地區的“天然動植物園”。北京唯一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百花山葡萄就生長在這里。如今,通過物聯網監測系統,2株珍貴的野生百花山葡萄得到了氣象、病蟲害等多方面實時監測。“整個保護區共布設紅外相機100余臺,設置固定監測樣線8條,今年第一季度就獲取有效視頻、照片資料2000余份。通過引進先進的技術與設施,全方位、無死角24小時動態監控,讓百花山的珍稀動植物得到了有效保護。”北京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常務副主任楊宏說。

              2022年5月,百花山所在的門頭溝區公布了《迎豹回家——北京市門頭溝區野生動植物棲息地保護與恢復行動計劃(2022-2027年)》,提出實現全區林地、草地、濕地資源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監測全覆蓋;全面提升全區生態系統質量,構建以豹為旗艦物種的完整食物鏈,超過50%面積達到豹較適宜棲息地;最終有蹄類動物密度能達到5只/平方公里,全區狍、野豬數量達到5000只,能支撐10只左右的豹種群長期生存。

              北京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茂密的山林。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趙琬微 攝

              如今,保護區的山林中遍布監控設備,鏡頭中時常看到褐馬雞、狍子、野豬等動物成群出沒。“每年初冬是拍攝動物的最佳時節,樹葉等遮擋比較少。兔子、松鼠等小動物就太常見了,豹貓、狐貍等保護動物也偶能見到。”楊宏說,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野生動物又慢慢回來了,也給豹子的回歸提供了食物條件。

              “最近一次觀察到華北豹是距離保護區30公里左右的河北境內,其實離北京已經很近了。我們沒有專門去吸引它,而是盼望著隨著野生動物生境廊道的打通,回家的道路進一步暢通,它們有一天能自己溜達過來。”楊宏說。

              “對恢復豹種群有很大信心”

              世界上有9個豹亞種,中國曾擁有其中4個,在世界豹保護中起著重要作用。1867年,華北地區第一個現代的豹標本,就是因采集自北京的西部森林而被科學命名。

              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東北虎豹生物多樣性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副站長馮利民介紹,豹是處于食物鏈頂端的大型食肉動物,它的生存需要豐富的獵物群系,只有良好的植被和棲息地才能養育豐富的獵物群系和食物鏈。

              “北京曾是華北地區豹的家鄉,雖然自1992年后,北京已經30年沒有豹活動的確鑿信息,但我們對北京地區恢復豹種群抱有很大的信心。”他說。2010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首次對中國的貓科動物進行科學系統評估,關注到豹生存的狀況。北京師范大學虎豹研究團隊對中國野生豹的生存狀況持續觀察,進行了十幾年長期連續大尺度的觀測。研究發現,隨著我國生態保護力度不斷加強,豹種群在很多區域,尤其是華北地區逐漸復蘇了起來。

              “近年來北京大力保護生態環境,和華北其他豹分布區一樣,北京野生動物群系也在悄然恢復中,為野生豹的回歸創造了條件。”馮利民說,“迎豹回家”項目充分展現了門頭溝在生態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上的成效。

              按照《北京市門頭溝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2022-2035年)》,門頭溝區將嚴格落實新版城市總體規劃,繼續抓好生態、農業、城鎮空間以及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的細化落地;深入拓寬綠色生態空間,因地制宜構建促進物種遷徙和基因交流的生態廊道等。

              為推動“迎豹回家”行動計劃落實,自然保護區與北京林業大學合作,啟動“野生動物生境廊道”方案編制工作;提出“野生動物通道”設置和修建方案,正在積極申報《“迎豹回家”河北—北京生態廊道設計研究》課題。

              “從上世紀80年代,就有高校、科研單位的研究人員在百花山開展研究。目前有全國13所大學、中科院等單位的學者和青年學生在這里做田野調查、實習等科研活動。最新的昆蟲調查由林業大學相關學者花了三年多的時間完成。”楊宏說,科研成果逐漸豐富了我們對百花山的了解。

              下一步北京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將申報《北京百花山智慧棲息地建設項目》,搭建“天地空一體化”的監測和管理系統,安裝野生動植物前端物聯感知設備,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對保護區進行數字化、標準化、常態化管理,推動智慧化監測水平再上臺階。

              楊宏說,近年來越來越多相關專業的年輕人甘于寂寞,愿意到山上來就業,為研究、保護生態環境帶來了新的動力。在年輕人的建議下,保護區設計了卡通吉祥物“小豹北北”,在5月22日舉行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慶祝活動中亮相。

              “大自然還有很多未知奧秘,等待我們在敬畏中不斷地探索挖掘。”畢業于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在百花山管理處從事科研工作的王方明說,相信通過一代代的努力,一定能給消失的華北豹種群重建家園,在不久的將來一起見證“迎豹回家”的高光時刻!

              (記者涂銘、趙琬微)

            【糾錯】 【責任編輯:王頔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76811296358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 日本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国产另类专区| 国产这里有精品| 国产亚洲午夜高清国产拍精品|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婷婷|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99免费精品国产|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动态图|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日本欧美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在线精品观看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线在线观看| 99热都是精品久久久久久|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级AV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精品欧美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女人香蕉久久**毛片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97视频在线观看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ww精品w免费人成| 亚洲欧洲成人精品香蕉网| 日本加勒比久久精品|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