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新場古鎮燈籠社區拍攝的羊肚菌種植大棚(3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新場鎮燈籠社區大力發展“水稻+羊肚菌”輪作項目,農民收割完水稻后,將自家土地流轉出來種植羊肚菌,待羊肚菌收獲后再種植水稻,每年除了有種植糧食的收入,還可以獲得土地流轉固定租金收入,參與羊肚菌種植還能按工時獲得勞動報酬,既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又增加農民收益。小小的羊肚菌正成為當地鄉村的“致富傘”。
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微信分享圖](1129424896_16784377175111n.jpg)
【糾錯】
【責任編輯:王佳寧
】
這是在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新場古鎮燈籠社區拍攝的羊肚菌種植大棚(3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新場鎮燈籠社區大力發展“水稻+羊肚菌”輪作項目,農民收割完水稻后,將自家土地流轉出來種植羊肚菌,待羊肚菌收獲后再種植水稻,每年除了有種植糧食的收入,還可以獲得土地流轉固定租金收入,參與羊肚菌種植還能按工時獲得勞動報酬,既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又增加農民收益。小小的羊肚菌正成為當地鄉村的“致富傘”。
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