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寧夏中衛市境內的一處沙漠,草方格已將風沙固定,地表長出植被(7月19日攝)。寧夏中衛市是草方格沙障的起源地,該技術由中國科學院沙坡頭沙漠研究試驗站同中衛鐵路固沙林場職工、當地群眾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總結而成。
寧夏中衛市是歷史上風沙災害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上世紀50年代初,騰格里沙漠距中衛城區僅4-5公里,沙漠周邊村莊經常受到風沙侵害,黃沙掩埋農田、侵蝕黃河。
經過70年的艱苦奮斗,中衛市通過建設生態防護林、生態經濟林,發展特色農業、光伏產業、沙漠旅游業等,實現了“綠進沙退”的重大轉變,已治理沙漠150萬畝,使騰格里沙漠后退了25公里。治理區天然植物由25種增加到453種,植被覆蓋率由原來不足1%上升到42%。
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糾錯】
【責任編輯:劉笑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