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i id="jyy5v"><meter id="jyy5v"><th id="jyy5v"></th></meter></li>

    2. <label id="jyy5v"><meter id="jyy5v"></meter></label>
          • 新華網 > > 正文
            2022 07/ 19 19:42:36
            來源:新華網

            新華全媒+丨來之不易的好收成——三晉大地穩糧奪豐收新觀察

            字體:

              新華社太原7月19日電 題:來之不易的好收成——三晉大地穩糧奪豐收新觀察

              新華社記者趙東輝、魏飚、王皓

              面對去年罕見秋汛造成冬小麥晚播期長、晚播面積大、苗情普遍較差等前所未有的挑戰,山西夏糧生產實現同比增長。來之不易的豐收背后是山西全力以赴抓好糧食生產,牢牢穩住糧食安全這個“壓艙石”的生動實踐。

              “水淹田”變良田

              7月中旬,河津市連伯村種糧戶陳永民家的地里,20多天前小麥收割后,他就馬不停蹄地種下了玉米,如今玉米已經長了近1米高。陳永民說,連伯村受去年秋汛影響大,地里積水嚴重,小麥播種時間推遲了近50天。“原本已經放棄播種了,多虧政府幫忙,及時組織排水,還免費提供種子和地膜。”陳永民說。

              “從施肥打藥到防病治蟲,農技人員經常來地頭指導。”連伯村種糧戶吳喜清說,今年他家小麥畝產達到了1000多斤,比往年還高出200斤。小麥每斤收購價格1塊5,也比去年高了4毛錢。

              6月8日,在河津市連伯灘區的麥田里,聯合收割機正在收割小麥。(受訪者供圖)

              連伯村種糧戶的經歷是山西克服秋汛對小麥生產的不利影響,穩糧奪豐收的縮影。山西去年遭受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秋汛,小麥播種時間比常年推遲約20天,個別地區甚至推遲近2個月。山西各地積極發放各類救災物資,組織群眾進行農田排水,成立專家組、調配農機全力開展搶時播種。山西省委農辦專職副主任張軟斌說,盡管去年遭受嚴重秋汛影響,冬小麥晚播比例大,但由于加強了以“促弱轉壯、一噴三防”為重點的田間管理,促進了小麥生產趕上常年水平。

              “這是‘搶回來’的好收成。”運城鹽湖區解州鎮西辛莊村種糧大戶趙月伴告訴記者,自己流轉1300畝土地,去年小麥畝產約1100斤,今年當地有針對性地加大噴藥施肥、防病、防蟲、防干熱風作業,小麥產量相比往年有很大提升。

              根據國家統計局山西調查總隊7月發布的糧食產量調查,全省夏糧總產量245.2萬噸,比上年增加1.83萬噸,增長0.75%。全省夏糧單位面積產量305.52公斤/畝,比上年增加3.3公斤/畝,增長1.09%,夏糧畝產創歷史新高。

              畝產屢創新高背后的“密碼”

              6月末,在位于永濟市的一家種子公司院內,多個品種的麥粒陸續裝滿貨車。公司負責人馬璐說,經過分選、稱重后發現,同一品種小麥的千粒重顯著增加。“同樣體積的一車小麥今年可以達到16噸,比去年高出3噸。”馬璐說,這背后是科技的力量。

              在翼城縣唐興鎮的水肥一體化綠色高產栽培技術試驗田里,山西農業大學的博士生仝錦說,冬小麥播種后,科研團隊和企業就開始跟蹤研究試驗田的苗情,精準指導種糧戶針對冬小麥弱苗在生長發育各個時期的具體管理措施,精細化制定農藥的配比和確定噴灑時間。

              3月17日,山西農業大學研究生在農田發放晚播小麥技術指導宣傳頁。新華社記者魏飚 攝

              今年以來,山西組織農業科技人員3750余人,深入一線幫助解決農業生產難題。走在山西夏糧主產區的運城市、臨汾市的田間地頭,經常能見到農業科技人員的身影,他們制作小麥苗情表、分布圖,幫助種糧戶解決晚播小麥遇到的難題。

              在技術人員的不懈努力下,小麥單產紀錄在不斷刷新。6月14日,在永濟市董村“濟麥38”高產示范田,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組織相關專家測量結果顯示,平均畝產834.78公斤,創山西省小麥高產新紀錄。6月18日,在翼城縣唐興鎮東關村“耕播優化水肥精量綠色高產栽培技術”示范田,來自農業農村部及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等單位組成的專家組測產,小麥畝產達855.13公斤,再次刷新山西省小麥最高單產紀錄。

              “田保姆”穩端糧食飯碗

              “三夏”時節,走進翼城縣的農田里,除了大型農機作業外,幾乎見不到農民的身影。70歲的種糧戶董孝禮到農田邊走一圈,看一眼,顯得格外輕松。滿目金黃的麥田里,小麥的收割、運輸交給合作社來托管。

              “我的30畝地從采購種子、化肥,到除草、打藥、耕地,再到收獲、運輸,全都有人管起來了。”董孝禮說,夏收時節不需要全家老少一起上陣了。

              6月10日,運城市新絳縣南蘇村村民正在收割小麥。(受訪者供圖)

              翼城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辛樹盛說,去年的秋汛導致全縣農作物受災面積18萬畝,積水農田1.2萬畝。依托近年來形成的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體系,縣財政補貼1300余萬元,通過農業生產托管組織,搶種冬小麥22.26萬畝,穩住了冬小麥的種植面積。

              山西夏糧主產區的鄉鎮干部告訴記者,今年春耕期間,針對小麥弱苗偏多問題,在小麥不同生育期集中實施噴肥作業,時間緊任務重,如果沒有已經形成規模的社會化服務網絡,是很難在短時間內高標準高質量實施的。

              走在晉南的田間地頭,記者發現一些沒有來得及種上小麥的農田,都在推進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多個產糧大縣的干部說,如果一家一戶靠群眾來自發完成,可能性很低,現在由托管組織把土地托管起來,可以挑出最合適的地塊實施復合種植。

              通過生產托管加快推廣新技術、新品種、新機具、新模式,今年山西全年生產托管面積可達3000萬畝。昔日每家每戶分散種植的黃土地正搭上專業化、現代化的快車獲得喜人的好收成。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60112884593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尤物yw在线影院|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免费网址| 夜色www国产精品资源站|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自在拍一区二区不卡|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无码囯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精品多p对白交换绿帽|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欧美乱|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69堂|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国产精品激情综合久久|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app| 热久久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成人www国产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完整观看高清秒播国内外精品资源|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884aa下载|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 91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直播|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电影|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国产产无码乱码精品久久鸭|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