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2月22日電? 題:全國人大代表朝勒孟:把基層群眾的事記在心里
新華社記者侯維軼
立春過后,盡管草原仍被積雪覆蓋,但牧民們已經早早結束“貓冬”,開始籌劃新一年的生產工作。
“買到牛后咋運回來?”
“牛運到嘎查后怎么分配?”
15日上午,在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格日勒圖雅嘎查黨群服務中心,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嘎查(村)黨支部書記朝勒孟把嘎查里的30多位牧民招呼在一起,討論今年的買牛大計。牧民們紛紛提問,朝勒孟一一作答。
“涉及群眾利益的訴求,要問得清清楚楚;關系群眾利益的事情,要辦得明明白白。”朝勒孟說,這是他在履職人大代表期間堅守的原則。
朝勒孟(左二)與牧民們在一起開會。新華社記者侯維軼 攝
自2018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后,朝勒孟共提出30余件議案、建議,大多直接反映牧民的“急難愁盼”、傳遞來自牧區群眾的基層聲音。“作為來自牧區的人大代表,想要合格履職,就得有過硬的調研功夫。”朝勒孟說,怎么錘煉調研功夫,他有自己的辦法。
在大草原搞調研,必須腿勤。朝勒孟所在的格日勒圖雅嘎查地處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地域遼闊,牧民們的居住點又分散在草場各處,牧戶與牧戶間有的相隔達幾十公里。朝勒孟為了摸清群眾的需要,解決牧民們的困難,堅持在各家各戶間奔走調研。
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北部牧區地表水不足又缺乏地下水,當地牧民缺水問題比較突出。在一些地區,牧民的飲用水要從離家較遠的地方拉運,每年為拉水花費不菲。
朝勒孟經過反復奔走調研摸清了問題癥結,在全國兩會上提出了“繼續加大保障牧區飲水安全工作力度,在牧區新打機井,解決牧民遠距離拉水問題”的建議。
很快,在政府大力支持下,一批新機井落戶牧區。“以我們嘎查為例,2022年就新打了5眼機井,預計今年還會打更多,牧民們就近喝上安全、干凈水越來越方便了。”朝勒孟說。
腿勤之外還得“嘴勤”。“我每個月都會邀請牧民來黨群服務中心說說話、談談心,我也時常主動去牧民家里嘮嘮家長里短,聽他們談天說地。”朝勒孟說,不要小看嘮這樣的家常嗑,往往不少重要民生問題的線索就在其中。
朝勒孟(左一)在嘎查黨群服務中心與牧民交流。新華社記者侯維軼 攝
在一次聊天中,朝勒孟發現,隨著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類家用電器大量增加,當地現有的供電基礎設施無法滿足群眾實際用電需求,群眾生產生活受到一定影響。于是他向有關部門提出了“加快農村牧區電網設施升級改造進程”的建議。
“建議提出后,我很快就收到了相關部委的回復,現在草原上的電網設施升級工作正在逐步開展,牧民可以放心購置家電設備,幸福感更強了。”朝勒孟說。
履職期間,朝勒孟五年如一日,始終在為牧區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奔走呼吁。每到全國兩會時,他就像草原上的鴻雁,帶著牧民們的熱切期盼展翅,帶著國家的好政策好消息歸還。這些年,他提出了加大牧區現代綠色草原畜牧業示范戶扶持力度、加大牧區種公羊補貼力度、大力扶持牧區旗縣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促進牧區綠色畜產品基地建設等建議,推動了草原的發展,提高了牧民們的收入。
“接下來,我還是要當好牧民們的貼心人,保護好美麗的大草原,和大家一起為更加幸福、富裕的生活而奮斗。”朝勒孟說。
【記者手記】
采訪過程中,記者感受到朝勒孟對牧民群眾的用心用情,把牧民群眾的大事小事都牽掛于心。與牧民群眾時刻保持溝通交流是牧民代表朝勒孟的堅守,也是他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履職盡責的“法寶”。
奔走在草原上的各個牧戶之間,幫助牧民解決困難、提供生產生活經驗……在嘎查牧民眼中,朝勒孟是他們的貼心大哥。牧民有哪些困難,解決到什么程度,這些事情朝勒孟如數家珍、娓娓道來,他輕輕拍拍胸口說:“這些都記在心里了。”
“有問題隨時找我”是朝勒孟經常對牧民群眾說的話。“現在線上線下都可以聯系到我。”采訪中,朝勒孟邊看手機邊說,很多牧民遇到困難都會線上找他溝通交流,他也會及時回復,幫助牧民們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