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燕趙氣象新
中國式現代化河北場景一線觀察
早春二月的燕趙大地,乍暖還寒。但隨處可見,一種搶機遇的希望在升騰,一股謀發展的熱潮在涌動。
新型能源強省、現代化交通強省、臨港產業強省、物流強省、質量強省……黨的二十大以來,隨著河北一系列行動方案的實施,一個個現實場景不斷呈現在人們眼前。
在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河北省委、省政府深入分析所處歷史方位、獨特優勢和重大機遇,努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在河北展現美好圖景。
動起來:創新驅動促跨越式發展
站在海拔1500多米的國網新源河北豐寧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的大壩上,眼前峰嶺環抱、銀裝素裹。不久前,電站8號機組正式投產發電,至此,這個京津冀區域的巨型“充電寶”累計投產裝機容量達210萬千瓦。
“上水庫位于山谷中央,如同一個天然水盆,通過在山體深處修建的6條直徑約7米的雙向水道,與下水庫相連。在電力系統負荷低谷時,利用電網的富余電力將水從下水庫抽到上水庫儲存起來;在負荷高峰時,將上水庫儲存的水放到下水庫進行發電,從而調節供需矛盾。如此往復,實現儲能和發電。”國網新源河北豐寧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培枝介紹說,400多米的落差,讓水在升降間實現電能、勢能互相轉化,消納了張北地區輸送的富余風光綠電,維護了電網安全運行。目前,電站已累計消納新能源電量19.51億千瓦時。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總體部署,為河北新能源發展指明了方向。河北把建設新型能源強省作為中國式現代化實踐場景之一,明確提出到2027年實現全省電力供需平衡的目標。”河北省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姚運濤表示,屆時一批基礎性、調節性電源將投入運營,全省火電支撐電源規模將達到6900萬千瓦以上;風光電裝機達1.14億千瓦,海上風電裝機達500萬千瓦,抽水蓄能并網裝機達1500萬千瓦,能源綠色轉型將取得明顯成效。
在現實世界上再建一座“數字孿生城市”,實現故障維修迅速定位,打造不堵車城市……不管是智慧交通,還是政務服務、智慧生活等,通過數字技術,城市正在變得更“聰明”。這一切背后,都離不開智慧的“城市大腦”。
不久前,雄安城市計算中心正式投運,它可以為數字孿生城市的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提供網絡、計算和存儲服務,營造一個個智慧場景。
雄安新區的數字經濟如春芽萌動,呈現快速增長態勢:5G基站已實現深度覆蓋;全數字道路建設超過500公里,各類感知終端部署超過100萬個;區塊鏈+產業互聯網賦能實體經濟,服務企業貸款總額突破10億元……根據《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未來雄安新區數字經濟占城市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將大于80%。
雄安新區是打造數字河北的一個縮影。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付振波表示,河北擁有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等重大平臺,有基礎、有能力打造東數西算的重要樞紐節點。今年河北將開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培育智能制造標桿企業10家,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60%,爭創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5G全連接標桿工廠。
河北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破解深層次結構性矛盾,需要在質量提升上下更大功夫。在邢臺旭陽煤化工有限公司車間內,公司首席質量官李現芳與技術人員認真交流,分析焦化苯生產過程中指標不穩定的問題根源,并提出解決方法。
作為首席質量官,李現芳負責組織制定企業質量發展戰略、年度質量工作計劃和質量安全保障措施,建立并實施先進質量管理體系和管理方法,組織實施質量改進、質量攻關等工作,對本企業的質量安全擁有“一票否決權”。
“以前沒有專門的質量管理人員,自從實施首席質量官制度后,專業化水平得到了質的提升,公司產品合格率提高了1.9個百分點,企業效益也隨之增加。”邢臺旭陽煤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尹天長說。
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何江海表示,今年河北將推動規上工業企業首席質量官全覆蓋,加強河北品牌建設,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鼓勵企業建設質量技術創新中心,爭創一批國家級標準化示范試點項目,向著質量強省不斷邁進。
快起來:構建支撐高質量發展“大動脈”
在雄安新區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快線(R1線)項目施工現場,全線7000多名工人堅守建設崗位,地下隧道、地上橋梁等主體工程同步立體推進。
R1線是雄安新區規劃軌道快線網中的主干線,建成后將實現30分鐘到北京大興機場、1小時到北京麗澤商務區的通行目標。這對于形成京雄一小時都市圈、增強雄安新區對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吸引力、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最近,隨著京唐城際鐵路正式開通運營,全國鐵路執行新的列車運行圖,河北又有多座城市正式加入“環首都一小時交通圈”,河北與京津的“手”牽得更緊。京津冀軌道交通網越織越密,一幅便捷暢通、安全智能的現代化交通強省美好圖景正在燕趙大地徐徐鋪展。
據了解,河北今年計劃投資1035億元用于交通運輸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石衡滄港城際鐵路、雄商高鐵、雄忻高鐵,打造省際貫通、城際直通、城郊融通的軌道交通。
河北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廳長宋仁堂表示,到2025年全省高鐵將達到2500公里,到2027年“軌道上的京津冀”將基本形成,石家莊與各市高鐵直達,京津雄實現30分鐘通勤,全覆蓋一體化公路網、環渤海現代化港口群和京津冀世界級機場群將基本形成。
日益暢通的交通“血脈”,為河北現代商貿物流產業發展帶來有力支撐。位于河北省永清縣的圓通速遞北方總部基地,大型貨車不時進出,全自動分揀線24小時高速運轉。記者看到,一件件快遞包裹經掃描儀確認訂單信息后,在200多米長的傳送帶上進行二次分揀,各項工作緊張有序進行。
放眼全省,各地物流項目層出不窮:在京南固安高新區,申通快遞北方總部基地二期項目加緊建設,基地作為申通北方樞紐轉運中心,規劃日產能500萬單,可輻射京津冀蒙晉、東北等地區;在三河市,京東星誼銀河二號供應鏈基地項目正開展機電設備安裝和辦公區裝修,預計今年7月投入使用;在京東集團廊坊固安智能產業園,大氣美觀的現代化建筑已具雛形,一期項目即將投運,二期項目正為地基打樁……
圍繞建設面向世界、輻射全國的物流強省,河北將在環京津地區建設全球性物流供應鏈核心樞紐,在石家莊等重要節點城市建設一批物流基地,構建形成“樞紐+通道+網絡”的現代化物流運行體系。
作為擁有487公里海岸線、多個環渤海港口的沿海省份,河北正充分發揮新組建的河北港口集團優勢,打造臨港產業強省。
在秦皇島港東港區附近的一處工地上,中儲糧海港糧食儲備基地項目建設正全速推進,項目一期和二期的30座最大直徑達32米的糧倉筒倉拔地而起,預計今年7月項目一二期全部完成竣工驗收并投入使用。“這個項目是國家保糧食能源安全的重點工程項目,整個項目預計共建造90座筒倉,存儲量可達81萬噸。”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項目經理岳騰飛說,項目建成后將利用港口區位優勢,打造國內進口大豆倉儲基地。
距唐山曹妃甸港不遠處,唐山興泰光伏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光伏組件生產項目正緊鑼密鼓進行設備安裝調試,預計達產后年銷售收入約35億元。唐山市發改委主任郎文昌說,唐山將大力構建現代臨港產業體系,引進光伏制造、風電裝備制造、大容量鋰電池、氫燃料電池等新型能源裝備制造項目,打造特色鮮明的臨港高端裝備制造基地。
向海圖強的新格局正在努力實現:在唐山港,建設戰略物資儲備基地,重點發展精品鋼鐵、裝備制造、商貿物流等產業,打造能源原材料主樞紐港;在黃驊港,發展集裝箱運輸、綠色化工等產業,打造國際貿易港和“一帶一路”樞紐;在秦皇島港,培育發展生命健康、新材料等產業,打造現代綜合貿易港和國際知名旅游港。
樂起來:讓百姓共享現代化發展成果
“春節假期,翠云山國際旅游度假區共接待游客4萬多人,北京游客約占65%。”河北旅投集團長城奧雪公司總經理尹志海說。
北京冬奧會后的首個雪季,河北各大雪場迎來大批京津等地游客,一派火爆景象。今年一月份,京張高鐵北京至太子城、崇禮間累計發送旅客9.5萬人次,其中不少人是滑雪游客。
環繞京津的河北,著力打造京津游客休閑度假首選地,全力建設文旅融合、全域全季的旅游強省。在易縣戀鄉·太行水鎮,正月里客流最高峰達3萬人次;地處太行山區的涉縣大洼村“里山溝客棧”,單日餐飲住宿游客接待量增加到上百人……
“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逐步成為一些京津市民休閑度假的新時尚。河北將奮力打造京張體育文化旅游帶、長城文化旅游帶、大運河文化旅游帶、太行山旅游帶、渤海濱海旅游帶,大力發展紅色旅游、鄉村旅游、生態旅游,積極培育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
眼下,位于秦皇島市北戴河區怪樓藝術片區的康養文旅融合服務平臺項目正加緊進行室內裝修收尾工作,預計今年投入使用。項目負責人裴國魁介紹,這一項目建有女性書畫藝術館、女性健康體驗館、女性藝術主題客房三大板塊,建成后將成為集女性健康、女性營地教育研學、女性藝術生活于一體的特色基地。
“北戴河區利用旅游等優勢資源,推進特色康養項目加速落地。力爭到2027年,全區康養企業機構數量達到100家,建設名中醫工作室10個,用于康養產業的床位數量達到1萬張,每年接待達到50萬人次,年康養產業財稅收入破億元。”北戴河區委常委、區委辦公室主任周天佑說。
河北不僅是京津的“后花園”,同時也是康養勝地。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河北依托自身優勢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建設京畿福地、老有頤養的樂享河北。
按照計劃,河北將以環京14個縣(市、區)為重點,布局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業,深化與北京三甲醫院合作,引進和培育養老龍頭企業,推進政策銜接、標準銜接,利用生態、溫泉等資源和較低生活成本優勢,吸引北京老年人到河北養老。優化城鄉養老服務供給,推進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建設,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質。
(記者李鳳雙、張濤、齊雷杰? 參與記者:王昆、馮維健、劉桃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