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的尾礦庫、采石場裸露地表
猶如一塊塊“傷疤”
有的廢棄礦山甚至頻頻落石
成為人們不敢靠近的危山
……
2016年以來
廣西加速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作
把廢棄礦山的修復
作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
和系統治理中的重要內容
實施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重大工程
一期項目修復廢棄礦山約25平方公里
植樹節來臨
讓我們看看這里如何重新披上綠裝
?
危險廢棄礦山變成搬遷群眾“后花園”
隆安縣寶塔新區的點燈山
曾是一座石灰巖石料礦山
開采結束后山體上巖石裸露、落石頻頻
成了人們不敢靠近的危山
2019年當地啟動點燈山廢棄礦山生態修復工作
危巖治理、山體修復、植被恢復……
修復面積約9.5萬平方米
如今點燈山成為附近
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居民休閑的“后花園”
既為搬遷群眾提供了活動空間
又實現廢棄礦山的可持續利用
?
尾礦庫上建起了足球小鎮
距離姑婆山國家森林公園
約20公里的賀州足球小鎮項目
原為3座荒廢了20多年之久的尾礦庫
為消除尾礦庫安全隱患
修復廢棄礦區生態環境
賀州市提出將尾礦庫建成足球場的想法
2017年7月足球小鎮項目正式開工
經過5年施工
項目一期已基本完成
建成了30多塊11人制標準足球場
和7人制足球場
先后承辦全國青少年男子足球超級聯賽
和中國足球協會杯賽等活動
?
廢棄礦區荒廢地變成
“顏值”與“價值”并存的美麗梯田
當下賀州可達山是一派春耕的繁忙景象
很難想象幾年前這里是廢棄礦區的荒廢地
2018年廣西賀州可達山礦區生態修復項目正式實施
通過實施生態修復、土地整治、增減掛鉤
新增耕地約1.8平方公里
為項目用地提供有力保障的同時
也有效利用了寶貴的土地資源
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共贏
?
采石場搖身變成礦坑花園
南寧市邕寧區八尺江畔
曾經黃土裸露、塵土飛揚的采石場
如今搖身變成礦坑花園
2016年設計團隊對廢棄采石場
進行多樣化、創造性的生態修復和景觀改造
通過利用現有的礦坑崖壁、峽谷、深潭、工業遺存設施等資源
采取科學修復方式
形成生態恢復與自然體驗交融
場所記憶與地域特色共生的礦坑花園
成為第十二屆中國(南寧)國際園林博覽會的舉辦地
現在則是市民和游客周末休閑的好去處
?
類似的生態修復成功案例
在廣西多地持續上演
“十四五”期間
廣西將完成廢棄礦山生態修復159平方公里
不斷擦亮“山清水秀生態美”的金字招牌
?
記者:黃浩銘、陳露緣、覃廣華
通訊員:黃尚寧、陸華治、馮滟媛、林瑤
技術支持:密雅琪
編輯:陳倩、邱星翔
衛星影像由廣西自然資源遙感院、自然資源廣西衛星應用技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