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上體育課,你最先想到的是啥?
做廣播操?繞操場跑圈?
還是跳繩、踢足球、打籃球?
受校園自身條件所限
很長一段時間里
中小學校體育課多以傳統運動項目教學為主
2020年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提出
要“不斷拓寬課程領域,逐步增加課時,豐富課程內容”
“幫助學生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等
在政策引導下
越來越多的學校加強特色發展
探索開設更豐富的體育課
高爾夫球、輪滑、攀巖……
這些偏小眾的新興項目
如今也現身中小學,為校園體育注入別樣活力
記者前不久走訪了深圳市幾所公立學校
一睹校園高爾夫球課的風采
打高爾夫球
沒場地,怎么辦?
在黃埔學校小學部
教學樓頂的天臺經改造
變身為一個小型的高爾夫練習場
在這里
孩子們腳踩“綠地”
練習推桿和揮桿
樓下空地
也是低年級同學練習握桿、推桿動作的場所
景蓮小學
同樣擁有一塊建在樓頂的高爾夫練習場
↓↓↓
天健小學的天臺高爾夫球練習場
↓↓↓
光有場地、器材還不夠
上課得有老師才行
據介紹,這幾所學校的高爾夫球課
均由外聘的專業教練指導教學
教練擁有中國高爾夫球協會的專業資質認證
上簡歷讓大家瞧瞧
↓↓↓
教學團隊的負責人介紹說
高爾夫課由運動技能和體能訓練兩部分組成
體能訓練
包括跳繩梯、折返跑、端板上球、躲避球等
這些練習有助于學生們
鍛煉身體的平衡、靈活和柔韌性
運動技能方面
學生們分組循環練習揮桿、推桿等動作
每完成一組練習
教練會以提問的方式進行課程總結
此外,按照“體育課程一體化改革”的目標要求
教練會按學段進階式教學
別以為高爾夫球課
就是教打球那么簡單
高爾夫運動的起源、高爾夫文化與禮儀也是必修課
輪番體驗揮桿擊球時
學生們或握手或擊掌示意
球場禮儀展現無遺
早在2017年,黃埔學校便將高爾夫球課納入校本課程
(注:“校本課程”指由學校自主確定的課程,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相對應)
2020年被中高協授予“校園高爾夫全國示范校”稱號
前不久還申報了“全國體育課程一體化”高爾夫球項目試點校評選
據校方介紹,黃埔學校的高爾夫課面向所有學生開展
目的在于普及,體現教育公平
一到六年級25個班,每班每周一節高爾夫體育課
在此基礎上,學校將有興趣和成績突出的學生集中起來,建立年級隊
周一到周四放學后對各年級隊強化訓練
注重在普及中提高
然后再從年級隊中選拔優秀選手組建校隊
定期到專業球場訓練
并參加深圳公開賽青少年課后賽
不斷提高實戰經驗
看完黃埔學校校隊學生的訓練
再來看看外出比賽的校隊精英們
太帥了
↓↓↓
黃埔學校還非常注重“學科融合”
組織開展校園高爾夫文化周
校內賽、手抄報大賽、球道設計大賽等活動
讓孩子們變身小裁判、小設計師、小主持人
素養得到全方位的鍛煉
黃埔學校校內賽↑↑↑
五年來,黃埔學校發掘并培養了一批高爾夫球后備人才
僅去年,該校就有三位同學入選深圳市青少年高爾夫球隊第二梯隊
另有六名同學入選第三梯隊
在深圳市所有學校中數一數二
校隊選手也多次在市級比賽中獲得前三名的佳績
深圳市高爾夫球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鄧漢敏表示
黃埔學校通過校園內建立起“教、訓、賽”體系
為深圳市培養、輸送了一批優秀后備人才
逐步摸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培養新路徑
看到這
你可能要問
在學校上高爾夫球課,收費嗎?
這幾所學校的答案都是:不收
全免費!
?
為什么要將高爾夫球引入學校體育課?
景蓮小學校長胡陸葆表示
新興體育項目
除了具有與其他運動共同的育人價值外
在增進學生對不同國家和地域體育文化的了解
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探索欲與冒險精神等方面
具有獨特的育人價值
上述幾所學校的高爾夫球特色體育課
也贏得了專家“點贊”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育美育研究所副所長于素梅表示
這幾所學校的實踐充分說明
因地制宜開展合適的體育項目
借助社會專業師資力量教學
全力滿足青少年的運動需求
兼顧普及與提高
每個學校皆可有所作為!
記者:高鵬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素材
編輯:趙建通、肖世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