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i id="jyy5v"><meter id="jyy5v"><th id="jyy5v"></th></meter></li>

    2. <label id="jyy5v"><meter id="jyy5v"></meter></label>
          •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07/ 04 16:41:10
            來源:新華網

            撒哈拉與塔克拉瑪干的“綠色對話”

            字體:

              新華社烏魯木齊7月4日電 6月的北半球正值盛夏酷暑,一群來自南半球撒哈拉沙漠周邊的非洲朋友,帶著防沙治沙的困惑,穿行在我國新疆的塔克拉瑪干沙漠,尋找問題的答案。

              面積約930萬平方公里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而塔克拉瑪干沙漠約33萬平方公里,是我國最大、世界第二的流動沙漠。

              這些非洲朋友,是“綠色長城”建設技術培訓班的學員,剛剛參加完在新疆南部城市庫爾勒舉辦的第三屆塔克拉瑪干沙漠論壇。他們和中國的同行們,共同討論和研究了如何在撒哈拉沙漠和塔克拉瑪干沙漠,有效防治土地退化和荒漠化問題。

              荒漠化是全球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這場跨越萬里的“綠色對話”,將為非洲的防沙治沙帶來哪些啟發,又為雙方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堅持可持續發展之路,帶來什么契機?

              2023年6月13日,在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天然實驗區,中國科研人員買爾當(右一)為參加第二屆非洲綠色長城建設技術培訓班的學員講解。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一)

              頂著烈日酷暑,幾十名“綠色長城”培訓班的非洲朋友,乘車穿行在“死亡之海”腹地。他們沿著塔里木沙漠公路一路向前,見證中國治沙實踐,學習流沙快速固定等相關技術。

              他們的家鄉撒哈拉沙漠周邊,正深受荒漠化、干旱和土地退化的影響,破壞生態環境和多樣性,糧食安全受到威脅,甚至可能引發社會動蕩……

              撒哈拉沙漠南緣的薩赫勒地區,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日益嚴重。在非洲聯盟主導下,這個地區多個國家發起“綠色長城”計劃,通過跨國合作共同防治荒漠化。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與該計劃保持長期合作。

              “綠色長城”組織秘書處地理信息系統和數據庫主管迪奧普·蘇萊曼說,中國為防治荒漠化付出巨大努力,非洲可以從中獲得啟發,雙方可攜手應對可持續發展和氣候變化等課題。

              而在中國,歷經60年治沙,一片片綠色的“希望之洲”,像浸在紙上的油滴,正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洇染擴展。

              塔克拉瑪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在維吾爾語中意為“進去出不來的地方”。塔里木沙漠公路生態防護林工程已實施20年,攻克了塔里木盆地南緣綠洲經濟型防沙屏障建設等技術難題。

              如今,三條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公路已經建成,總長超過1200公里,為加快南疆地區建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被當地人自豪地稱為“幸福路”。這次參加培訓班的非洲朋友,正是沿著其中一條公路深入沙漠腹地。

              塔里木沙漠公路兩側,每隔約4公里就有一座水井房。在沙漠公路12號水井房,埃塞俄比亞技術人員阿貝魯·泰納與王亞斌和魏亞麗夫婦當面交流。

              當聽說這對夫婦長年堅守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阿貝魯·泰納深受感動。他說:“這是一份非常重要又很艱苦的工作。你們一直堅守職責,非常了不起。”

              來自尼日利亞的非洲荒漠化控制倡議組織負責人奧馬爾·丹拉迪·達希魯得知梭梭樹有耐旱、耐鹽堿地等特點,他找到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徐新文,邊說邊比劃,想知道梭梭樹能否通過扦插而不是播種培育。

              “我們都是在培育基地用種子種出幼苗,再移栽到沙地里,扦插不行。”徐新文說,“尼日利亞只有雨季和旱季,梭梭樹得在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怕是在那邊不好活啊!”

              達希魯追問:“不試試怎么知道?”

              “好呀,那咱們就在尼日利亞的合作示范區試試。”徐新文與達希魯相視一笑。

              徐新文家中的沙發上一直放著一塊皮革拼接的坐墊,上面還繡著他的名字。那是2018年去尼日利亞時,達希魯特意為他準備的禮物。

              “達希魯是個活躍、有能量的人,重視中國專家,做事周密。”說起這位好友,徐新文滿是贊許。

              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提供的資料顯示,中國專家在尼日利亞北部的卡諾州著手修建技術示范區,兼具防護林優化與經濟功能,目前已經從尼日利亞10多個本土樹種中選出4種試種,并向當地社區推廣。

              2023年6月12日,在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天然試驗區,買爾當和學生查看沙拐棗生長情況。新華社記者 郝昭 攝

            (三)

              山羊嚼著金合歡樹葉,松鼠和鷓鴣在地上蹦來跳去,螳螂落在樹上,陽光穿過青翠的葉子……尼日爾西南部的錫米里高原,綻放勃勃生機。誰能想到,這個曾經荒蕪的地方,得益于“綠色長城”計劃,如今已變身為動植物的小天堂。

              眼下,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緣,一道“綠色長城”正蜿蜒向前伸展。這是一條設計寬15公里、長7000公里,橫跨非洲的防護林。

              這項工程始于2007年,由中國參與建設,并提供相關經驗。其靈感,就來自中國的“三北”防護林。

              6年前,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開始與泛非“綠色長城”開展合作。6年來,中國已在毛里塔尼亞、尼日利亞建成多個試驗示范區,在埃塞俄比亞建設的圍欄封育示范區已超200公頃……中國,正助力非洲加速建設“綠色長城”。

              合作已見成效。中非專家研究發現,撒哈拉沙漠南緣薩赫勒地區的總荒漠化面積,已從2000年的72.31%下降至2020年的69.23%。專家預計,非洲“綠色長城”建成后,將較大改善撒哈拉沙漠以南10多個國家的自然環境,惠及當地數百萬群眾。

              2023年6月17日,治沙工人在寧夏中衛市沙區鋪設“刷狀網繩式草方格沙障”。新華社發

              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所長張元明介紹,中方科研人員在夯實國際合作基礎上,正進一步加強和拓展面向中亞、非洲等“一帶一路”國家的荒漠化防治、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的合作,將中國方案應用到生態保護的更多領域,促進信息共享和生物資源的惠益分享,造福全世界。

              世界級的難題,需要世界級的智慧。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綠色發展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底色,這既是一種發展觀,更是一種文明觀。

              從中國到非洲,從撒哈拉到塔克拉瑪干,從構建綠色“一帶一路”到建設美麗地球家園,中國正在用實際行動,與眾多伙伴齊心協力,讓沙漠停止擴張,為世界增添綠色。(記者李響、張曉龍、葛晨、王科文)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60112973175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 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日本VA欧美VA精品发布|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专区精东影业|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5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欧美精品欧美人与动人物牲交|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精品SUV|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 久久国产精品二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 久久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国产日韩高清三级精品人成|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专1|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品爱网| 国产A∨国片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va免费精品|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在线|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全国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嫩草| 欧美精品香蕉在线观看网| 亚洲精品少妇30p| 亚洲&#228;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亚洲自偷自偷精品| 欧美大片日韩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私拍国产福利在线|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国产精品美脚玉足脚交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