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0日從海南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了解到,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特別是自貿港建設全面實施以來,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以南繁科技城、深??萍汲?、文昌國際航天城等為載體的“陸??铡笨萍籍a業構建取得可喜成績。
2022年4月3日,位于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的中國科學院海南種子創新研究院竣工在即。新華社發(呂超 攝)
種業創新方面,以南繁科技城為核心,加快打造“南繁硅谷”。海南省崖州灣種子實驗室、國家耐鹽堿水稻技術創新中心目前已掛牌成立;國家南繁生物育種專區一期投入運行;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實現首單玉米、大豆種質資源引進;精準設計育種中心等12個公共性開放性科研平臺正加快建設。
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斗者”號在西太平洋即將入水(2021年9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凱姿 攝
深??萍挤矫妫陨詈?萍汲菫檩d體打造深??萍紕撔轮行?。海南省深海技術創新中心已揭牌;深??萍紕撔鹿财脚_、國家化合物樣品庫三亞深?;衔镔Y源中心、國家深?;啬戏街行目萍紕撔缕脚_等正加快建設;“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紀錄;我國自主研發的首個1500米超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累計生產天然氣超10億立方米。
2022年2月27日,長征八號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成功將22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創造我國一箭多星新紀錄。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航天科技方面,文昌國際航天城成為我國建設航天強國的重要戰場?!版隙鸨荚隆薄疤靻柼交稹钡刃l星發射任務順利完成;航天城科技創新公共平臺、文昌航天超算中心、新一代中型商業運載火箭總裝測試廠房等設施正加快建設;同時已引進中科院系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航天科工集團、中國星網等科技創新資源,加快火箭鏈、衛星鏈、數據鏈產業發展。(記者吳茂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