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i id="jyy5v"><meter id="jyy5v"><th id="jyy5v"></th></meter></li>

    2. <label id="jyy5v"><meter id="jyy5v"></meter></label>
          • 新華網 > > 正文
            2023 11/ 17 19:47:00
            來源:新華網

            “一生情意戲里盡”——臺灣知名劇作家王安祈的戲曲人生

            字體:

              新華社臺北11月17日電 題:“一生情意戲里盡”——臺灣知名劇作家王安祈的戲曲人生

              新華社記者石龍洪、劉斐

              “我一輩子什么都不會,就喜歡京劇。這一生,我的情感、意念都在戲里。一生情意戲里盡。”

              年近古稀的臺灣知名劇作家、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近日在臺北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道出自己的戲曲人生。

              她一生摯愛京劇,集創作、教學、編劇與藝術總監于一身,被認為是“實務與理論兼具的杰出劇作家”。她以傳承戲曲、推動京劇現代化為終身志業,將戲曲融入生命之中。

              10月27日,王安祈在位于臺北的國光劇團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新華社記者 劉斐 攝

              打娘胎里開始聽戲

              “京劇對我而言是胎教。”王安祈笑言,自己戲齡比年齡大10個月,對京劇的興趣源于母親。

              王安祈的母親生于蘇州,長在天津,自小喜歡京劇,不到十歲就“混”進后臺,向后來成為京劇大師的少年李少春要到簽名照,喜滋滋去沈陽向戲迷舅舅炫耀。不料正逢“九一八”事變,她一到東北就又被推上火車折返天津。

              那張簽名照成為母親的精神寄托,戰亂年代一路相隨,后來還被帶到臺灣。

              母親常收聽廣播電臺戲曲節目,絲竹管弦熏陶著兒時的王安祈。她六歲起便進戲院看戲。

              “我的情感、經驗全從京劇中來。”王安祈回憶說,她五歲聽《羅成叫關》唱片,竟止不住流下淚來;小學時聽京劇《祭江》,體會到超齡的人生情感。她癡迷于動人的唱腔,抄寫著一句句戲詞念白。

              在兩岸隔絕年代,她還常聽從大陸流傳而來的京劇唱片,了解新編戲風格。假日,她隨母親踏遍臺北的劇場,常是臺下最小的觀眾。同學中流行的是西洋歌曲,身旁無同齡人聽戲,這令她頗感孤單寂寞。

              “我所有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都來自戲曲。”王安祈很小就開始思考,為什么京劇難以被現代人接受?默默立志“一定要讓京劇現代化”。

              打造京劇新美學

              以夢為馬,王安祈對京劇的喜愛隨年齡增長愈加熱烈,朝著志向不停奔跑。

              上世紀70年代,王安祈毫不猶豫選擇了臺灣大學中文系:“我要讀文學,把傳統詩詞根基打好,才能更好投入戲曲創作。”

              她接連在臺大取得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學習之余,她看戲也評戲,引起京劇界名家注意。博士畢業當晚,她便接到改編劇本的工作。

              《孔雀東南飛》《再生緣》……越來越多劇團找王安祈合作,她忙得不可開交、不亦樂乎。2002年,她受邀擔任國光劇團藝術總監,更深入戲曲實務,全力探索京劇現代化。

              “我想的現代化不是加燈光布景,讓服裝舞臺變得很現代,而是要新編劇本。劇本要與現代人的情感思想接軌,才能被現代人接受。”她說。

              《三個人兒兩盞燈》呈現的寂寞感,《金鎖記》意象化文辭營造的情境,《孟小冬》喃喃自語的筆法透露絲絲心緒……

              編劇之于王安祈,像一趟“向內凝視深掘”的旅程。在她筆下,故事還是那個故事,傳統價值未被否定,但運用古典文辭、文學技法,生動捕捉劇中人物情感,立體塑造人物形象。

              新編京劇大獲好評,吸引了一批新觀眾,也引來不少質疑,甚至有人認為她是離經叛道。

              2009年冬天,國光劇團攜新京劇《金鎖記》到大陸演出,引起轟動。在北京大學那一場,謝幕時已近晚上11時,“竟有800多人留下座談”,令她始料未及。

              后來,劇團新編戲獲評“臺灣京劇新美學”,在上海演出時受到戲迷肯定,讓她更堅定京劇現代化探索的方向。

              “每次創作都是全新探索,”王安祈說,“隱喻、鏡像、后設、意識流、蒙太奇……諸多文學筆法、文化理論與傳統戲曲表演藝術結合,激發了京劇的各種可能。”

              10月27日,王安祈在位于臺北的國光劇團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新華社記者 劉斐 攝

              兩岸有責任共同傳承京劇藝術

              “文學化、現代化是京劇新美學的核心價值。它仍在發展,將與文學及各類當代藝術同步前行。”30年不斷探索,王安祈時時掛念京劇的傳承發展。

              1985年起,她先后在新竹清華大學、臺灣大學戲劇學系執教30余年。培養戲曲創作人才是她專注的目標。課堂上,她不要求學生編出符合京劇格律的劇本,更強調“把腦袋打開”。

              “我很幸運,始終留著一只眼睛在高校。”她說,研究教學與實際劇場經驗合而為一,讓她知曉年輕人喜好,更好改編劇本。

              近幾十年,京劇在臺灣不斷式微。只有一所戲曲學校,還常招不滿人導致人才短缺,師資力量缺乏讓演員基礎不足。為此,王安祈一直呼吁:“劇校劇團應更積極投入人才培育,京劇在臺灣才能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教學上我們要仰賴大陸。”王安祈說,多年來,兩岸京劇界加強交流合作和人才培養,包括請大陸老師來臺教學,或送學生寒暑假到大陸學習。疫情期間,島內學生也堅持通過視頻方式進行學習。

              “在大陸的京劇學習環境下,臺灣學生意識到傳統深不可測,激發出向上的動力,努力打好基礎。”王安祈對新生代京劇演員的變化頗感欣慰。

              “世上沒有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每當我構思新戲時,總有影像浮現眼前,那是母親緊捂著簽名照的身影。”王安祈說,京劇源于大陸、根在大陸,京劇在臺灣要發展好,與大陸的交流必不可少。

              幾十年來,她奔走兩岸,熱心參與戲曲交流,與大陸同行合作編戲。在她看來,大陸戲曲傳承綿綿不絕,名角如云、觀之不盡,臺灣戲壇則擅長創新,彼此交流更能碰撞出耀眼火花。

              “戲曲是兩岸共享、共同珍愛的傳統藝術。”王安祈認為,兩岸有責任共同努力,將這一藝術瑰寶傳承下去。

              如今,王安祈仍奔走于戲曲研究的路上。因與癌癥抗爭多年,不再允許高強度工作,她準備卸下劇團職務。但談及未來,這位劇作家說:“我會繼續聽戲、評戲。我一輩子都在戲里,都在等待一出更好的戲!”

            【糾錯】 【責任編輯:王頔 】
            閱讀下一篇:
            0100200303100000000000000111076811299812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 97热久久免费频精品99| 欧美精品播放|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丫丫| 久久发布国产伦子伦精品| 精品国产日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v片在线观看不卡| 国内揄拍高清国内精品对白|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金尊| 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在线第3页| 国产精品V亚洲精品V日韩精品| 国产偷国产偷高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99热亚洲色精品国产88| 1024国产欧美日韩精品| 看99视频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 自拍偷在线精品自拍偷无码专区|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在线专区| 欧美精品色婷婷五月综合| 日本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欧产日产国产精品精品| 高清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亚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单位女同事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