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9月28日電(記者桂娟、史林靜)“近橋兩岸,皆石壁雕鐫海馬水獸飛云之狀。”北宋《東京夢華錄》所載州橋勝景日前再現古城開封。記者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經過近4年持續發掘,“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開封北宋東京城州橋遺址取得重要進展,出土巨幅石雕祥瑞壁畫,為目前我國發現的北宋時期最大的石刻。龐大的規模和高超的雕刻技術,見證了10至12世紀中華文明的發展高度。
這是巨幅石雕祥瑞壁畫局部(9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此次州橋遺址出土的巨幅石雕祥瑞壁畫,與文獻記載高度吻合,再現了北宋東京城繁榮恢弘的歷史場景,展示了宋代精美絕倫的建筑雕刻藝術,見證了北宋國家文明發展的高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劉海旺說。
巨幅石雕祥瑞壁畫對稱分布在州橋東側南北兩岸,壁畫通高約3.3米,目前已揭露南岸壁畫長約23.2米,北岸壁畫長約21.2米,雕鐫有海馬瑞獸、飛鶴、祥云等圖案。
這是巨幅石雕祥瑞壁畫上的編碼,在宋代砌筑時起到防止壁畫錯亂的作用(拼版照片,9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從規模、題材、風格來看,州橋遺址出土的石雕壁畫可以代表北宋時期石作制度的最高規格和雕刻技術的最高水平,是豐富和改寫宋代藝術史的一項重要發現。”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鄭巖說。
州橋遺址考古工地現場負責人周潤山介紹,整幅壁畫圖案排列有序,一匹海馬兩只仙鶴環以祥云為一組,單側壁畫共有四組圖案。目前,該石雕壁畫還在清理發掘中,推測單幅壁畫總長約30米,橋東西兩側四岸壁畫構成百米長卷,總雕刻面積將達400平方米。
這是巨幅石雕祥瑞壁畫局部(9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州橋,始建于唐代建中年間,是開封城市中軸線跨越隋唐大運河的地標性建筑,1642年被黃河洪水灌城后的泥沙淤埋。2018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開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州橋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
截至目前,州橋遺址共完成發掘面積4400平方米,發現各類遺存遺跡117處,遺址清理和保護工作還在進行中。